v0活性時代。
v1純金時代。
v2漆黑時代。
不得不說,受到沈聰的影響,《活性進化學》裡面有些名詞,多多少少是帶些中二氣息的。然後建湖縣實驗室的這些人,又被《活學》影響,也跟著編了幾個中二的等級劃分,純金、漆黑。
不過這些等級的劃分,對於沈聰來說,可以說是指明瞭一個可能的進化道路。
金屬漸變和入侵,是沈聰的說法。
金屬汙染是南國華的說法。
進化是新合肥的說法。
不管什麼樣的說法,從現在的研究程度上判斷,進化這條道路,就是金屬生命在替代碳基生命,用金屬代替碳水化合物。
在很早以前,人類就意識到,碳基生命並非是生命的唯一可能性,那個時候人類對外星生命非常的渴望瞭解。諸多的猜想中,生命可能是機器人、能量體、矽基生命、電磁波、資訊,等等型別。
其中機器人是最被熱炒的,什麼圖靈實驗,什麼機器人法則。
人類在對機器人瘋狂追逐的同時,也在擔心會被機器人取而代之。
世事易變,現在機器人取代人類的情況還沒有出現,人類自己就要變成鐵疙瘩機器人了。
“我想到了很早之前,我跟隨導師做生命起源課題的時候,聊起過一種‘金屬細胞’,是一種利用金屬的陰離子,形成有部分細胞生命特徵的泡沫結構。當時我們在討論金屬生命的可能性,我並不認為金屬細胞是一種生命。”
南國華說的是格拉斯哥大學的李·克羅寧的一項實驗,利用兩種鹽溶液的交換反應,形成一種泡沫無機化學細胞ics),透過修改它們的金屬氧化物主幹部分使ics具備自然細胞膜的屬性。
克羅寧的實驗結果ics,只能說是一種對細胞的擬態,還不能說是完全具備生命特徵,畢竟這種細胞無法攜帶類似dna一樣的遺傳物質,驅動自我繁殖和進化。
但不管是不是類似生命。
至少克羅寧的實驗,提供了一種可能的前景,那就是金屬生命的存在。
南國華搖了搖頭,繼續說道:“十幾年前的實驗,早就被科研人員遺忘,沒想到十幾年後,金屬生命真的出現了,而且是我們人類自己也變成了金屬生命……如果不是流星雨帶來災難,我都要以為,是不是克羅寧把金屬細胞扔進了河裡,就像《普羅米修斯》。”
《普羅米修斯》是《異形》的前傳性質電影。
電影開頭,講述一位外星種族乘坐飛船來到了荒蕪、沒有生命跡象的地球。然後服下一種毒藥,把自己分解,包括基因都分裂開,隨水流淌。隨後基因重組,在地球上創造了新的生命。
這個外星種族,可以說是地球生命的創世神。
生命自然不是這麼來的。
不過金屬確實在汙染著地球上的生命,帶來了太多的變化。
……
不覺間和南國華主任討論了一宿。
窗外的四腳龍已經睡了一覺醒,趴在大金剛車頂上曬太陽。沈聰準備離開建湖縣了,這一趟來得很有價值,解決了他的許多疑惑地方,對未來稍稍看清楚一些。
按照南國華的說法,前路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