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
沈聰曾經異想天開的實驗,結合共振原理,發明了圖騰這樣的精妙活性裝置。
現在他又打算利用共振原理,嘗試找出隕石碎片。不過在去尋找隕石碎片之前,沈聰需要先做一些實驗,實驗能不能利用活性輻射的頻率,引起遠距離活性物品的共振。
最好的實驗工具,就是拉煤卡車的原始金屬。
拉煤卡車是大飛哥的載具。
大飛哥被沈聰錘死之後,卡車交給科研所研究了很久,最終沈聰臨走時,把原始金屬帶走了。因為大金剛一直沒有打破天賦的瓶頸,所以拉煤卡車原始金屬,也一直封存著,沒有再利用。
現在正好拿出來實驗一番。
為了保證安全,沈聰在車裡的走道上,開始實驗。
他首先測定了拉煤卡車原始金屬的活性輻射頻率,然後控制大金剛,以這個頻率散發輻射,並且以更大的幅度高速振動。
當振動幅度達到一定速度的時候,原本平靜的原始金屬,陡然開始顫動。
並且開始跟隨大金剛的幅度,提升自己的震動幅度,兩種輻射糾纏在一起,立刻形成了一個簡單的振動加速力場,反作用到了大金剛身上。
“有了!”
沈聰心中一喜,閉上眼睛,順著與大金剛糾纏的振動加速力場,慢慢地延伸自己的感知,接著,感知到了原始金屬。
原始金屬在感知中,就好像是一個不斷變換形狀的球狀物體。
沈聰簡單判斷了方位,再張開眼睛,與現實方位對照,發現沒有什麼誤差。
他確確實實依靠共振的方式,找到了原始金屬的方位。如果隕石碎片也產生輻射,有輻射頻率,那麼用這種方法,確實可以成功。
“缺陷的是,我並不知道隕石碎片的輻射頻率是多少,這要是被動尋找探測頻率,很麻煩,只能選取不同的頻率挨個試。而且大金剛上不了山,只能引導半活化戰甲的頻率,振幅有限,建立引發共振的距離也有限。”
沈聰做了測試,半活化戰甲的頻率振動,只在20米範圍內有效果:“如果隕石碎片埋在20米深以下的地方,這個辦法就沒效果了。”
“所以必須增大振幅,增大振幅就必須增大半活化戰甲的活性量,目前半活化戰甲的活性量只能大大1h,再繼續增加就不能保證活性量可以穩定下來。”
“唯有吞噬原始金屬,才能增大活性量了……正好我如今長高了不少,可能要長到一米八九到一米九的個子,半活化戰甲也該繼續合金,跟上我的身高增幅。”
想到就做,沈聰當即用電焊將原始金屬融化了一部分,再引導半活化戰甲去吞噬原始金屬。
吞噬的時候,沈聰再一次感覺到,半活化戰甲,產生了剎那間的靈動活性。
以前失敗金屬生命體,是“不活”的活性,在吞噬的過程中,卻是展現出“活”的活性……不過吞噬結束後,又恢復成了“不活”的活性。
對於活性的“更活”、“活”、“不活”,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
吞噬了小半拉煤卡車原始金屬的半活化戰甲,迅速提升到1.5h的活性量。
防禦效果和合金後的總體積,都大了很多。
沈聰再進行共振實驗,有效距離已經從20米增加到了33米,大大加強了探索能力。
準備就緒,睡個好覺,第二天繼續前往中央堰塞湖,搜尋隕石碎片。他先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範圍,湖中心大概五十米半徑的圓形,先在這個區域,找到九個點,從這九個點來發動共振,就能把整個湖中心區域都納入共振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