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虞寰貞四年北胤玄興十六年)出伏,距南虞荊、交二州都督領輔國大將軍的姚允擊退北胤大軍已有二載,南虞荊州已恢復戰前繁榮。
北胤那邊確是大傷元氣,北胤皇帝蕭洪昭經過大病後已是風燭殘年,其弟北胤漢王蕭洪明成為活死人後的兩年軀體已瘦如枯槁,恐怕微風一吹便就剩枯骨了。北胤廟堂,臣子們各自有心裡打算,宗室混亂,老皇帝已經快不行了,可是尚未立太子,對於哪位皇子登基,北胤大臣早早便樹立了黨派。國情內憂,北胤皇帝蕭洪昭感慨未能完成大業,僅僅收下了益州便已要下場了,生的兒子們都沒有如自己那番的雄心壯志,這皇位到底傳給誰,他也很是頭疼……
再說南虞這兒,朝廷內一些奸臣向南虞天子葉知嵐進獻讒言,說是:“姚允目前深得百姓民心,百姓只知都督姚允,卻不知皇帝是誰,況且他擁兵自重,若是他日造反,必為大亂!陛下何不效仿當年太宗武睿皇帝南虞第二位皇帝,葉以珩)?將居功自傲的江陵侯高瑄南虞開國荊州都督)斬了以絕後患!”
南虞天子葉知嵐聞之,他豈不知姚允功高蓋主,但又忌憚姚允的軍功與背景,這位年輕天子故作反駁,細語:“他姚允是誰?他可是高祖懿烈皇帝南虞開國皇帝,葉皙)與惠懿皇后南虞開國皇后,姚詩瑤)的親侄兒零陵假王姚邪南虞開國異姓王,假為臨時)後裔,姑蘇姚家正統血脈,追溯到幾百載前,朕與他還是親眷呢!姚家世代忠良,豈會造反?”
雖說南虞天子葉知嵐話語裡毫無對大都督姚允的防備,但是他心裡面已經在策劃一場計謀。
起先,葉知嵐先是下詔收了姚允都督荊、交二州諸軍事之位,又撤賜使持節,爾後將其調回金陵,另派心腹任荊州刺史。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姚允心知肚明,皇帝的舉措便是要置自己於死地。如論如何,南虞北胤這戰是勝還是敗,他姚允必然是不能存在的。若之前的仗敗了,他要麼為國拼殺陣亡,要麼被皇帝問責,荊州乃是兵家之地,敗了終究一死。勝了,功高蓋主,何況當今葉知嵐只是剛登基沒幾年的年輕皇帝,根基不穩,必然會猜忌,而自己早晚都是他防備的物件。橫豎都是死,那可如何是好?造反?他姚允可不是亂臣賊子,姚家世代忠良,可不能在他這代違背祖宗的家訓。能有什麼辦法,他姚允也認命了,與國與民,他姚允都盡到了國士該有的義務,從臨危受命開始,他的選擇已註定了自己的命運。
南虞寰貞五年北胤玄興十七年)驚蟄,江陵公領輔國大將軍姚允薨……
隨著抗胤英雄落幕,舉國哀悼,南虞天子葉知嵐追封姚允為太師,追贈假黃鉞,追賜越國公,諡號忠武,以國公之禮安葬。
而明眼人都知道,都督姚允是被皇帝葉知嵐逼死的,尤其是姚允的荊州舊部,聞姚允一死,造反!
以襄陽太守領橫江將軍應淵為首的亂軍起義,先是斬殺了皇帝葉知嵐調遣去荊州任刺史的心腹,而後打著清君側之名,與荊襄九郡其他太守響應,往金陵進之!
<!17k>
喜歡北胤前傳請大家收藏:()北胤前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