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虞寰貞元年北胤玄興十三年),天下大亂,長江南北烽火四起。當年劃江而治並和睦共處的南北朝,如今已兵戎相見,這場硝煙已瀰漫了近六十年。
因南虞先帝患病駕崩,二十八歲的太子葉知嵐登基為帝。而他在位不到一年,正逢國家動盪,那時的北胤帝國已攻佔了在南虞版圖下長江以南的半個益州,這時正興兵向荊州。
為抗擊胤軍,南虞皇帝葉知嵐命徵東將軍姚允為荊、交二州持節都督,率兵發往荊州抗敵。
姚允當時三十六歲,正值壯年,乃南虞開國元勳餘姚侯姚裘韞、零陵假王姚邪的後裔。姚允自小熟讀兵書,又在儒學上頗具文采,且略懂音律,愛好書畫,身上有著足足的儒將風範。因為姚允神似當年南虞開國大將姚邪,有祖輩之風,南虞百姓都稱呼其為“小姚邪”。
姚允曾率兵向東瀛、琉球等地打過仗,親率將士擊退了南虞沿海的東瀛倭寇,並佔據東瀛隸屬下部分範圍的沖繩群島。之後他更是登入琉球,並將琉球荊氏王朝覆滅,琉球自那時便收服在了南虞麾下,此後琉球改稱夷州,作為了南虞附屬疆土。
擊退東瀛、收服琉球,姚允可謂是功不可沒,先帝欽點的南虞文武第一人,官拜徵東將軍,封爵宜城侯。並且先帝還曾許下諾言,姚允定會是驃騎將軍的候選人。
因有長江天塹,北胤對於南虞也無從下手,可是自從南虞半個益州淪陷後,胤軍很快佔據了上風。雖說北胤在南虞手裡拿下益州也費了很大勁,前後足足花了五十年的周折,可是一旦益州到手,就能發兵東南,一路進攻荊州。
荊州作為南虞兵家要地,能否抵擋住胤軍進攻是非常關鍵的,若是荊州失守,那麼接下來南虞的交州、揚州將會被逐個擊破。
交州易攻難守,恐怕荊州沒了,交州便是下個目標。而揚州雖也有兵力可抵擋胤軍,不過沒了荊州,它也只能殘喘苟活一段時間,金陵皇都終究還是逃不掉被攻陷命運。若是如此,屆時的南虞王朝將不復存在,所以荊州戰役是非常重要,關乎南虞生死存亡之際。
廟堂之內無一人敢拍脯擔保荊州不敗。現任驃騎將軍趙銘陽雖然作戰經驗豐富,在戰法上的才能也高深莫測,卻年事已高,恐怕都騎不上馬背了,可惜寶刀未老人已老,有心無力。現任車騎將軍陳建勇素來打仗勇猛,可是對於戰法缺少靈活變通,作為大將衝鋒陷陣、攻取城池不在話下,可是關乎到整個國家的戰事,就有些模稜兩可了。而此次戰役非同小可,荊州戰場上如若錯失一步,可能就會滿盤皆輸。
眾將易得,一帥難求,朝廷之上,眾多將領裡到底誰能為帥是個大問題。
徵東將軍姚允自告奮勇,面對嚴峻形勢下臨危授命,他深知發兵荊州事關國家安危,稍有不慎將會萬劫不復,卻毅然下定決心選擇去消滅這個棘手的問題。即使在眾將裡堪稱絕對帥才的風雲人物,依舊是不能確保荊州萬無一失,但也唯有被譽為朝中文武第一人的姚允才能接此重任。
年輕的南虞皇帝葉知嵐剛登基不久,對於國家戰略部署上還是略顯稚嫩,也只好將國家命脈託付給眾望所歸的姚允了。
————《南虞後紀》摘要
<!17k>
喜歡北胤前傳請大家收藏:()北胤前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