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在裴太師巧舌如簧地說辭下,皇帝還是猜忌軒轅錦晟父子,連給軒轅錦晟下了九道詔書,加上之前那道總計十道詔書,每道都要求他們父子立刻回京。軒轅錦晟無奈,為了伐胤的成功,他只好臨行授予軒轅軻帥印,讓他臨時執掌元帥兵權繼續抗擊胤軍,自己一個人帶了一些人馬回京覆命。
軒轅錦晟一回京就被天子下令打入天牢,天子又下詔給軒轅軻要求他回京,不然將軒轅錦晟殺掉。朝廷並派了朝中的將軍接替軒轅軻元帥之位,軒轅軻亦是無奈,只好領命,朝廷之舉讓軍中引起一片喧鬧。軒轅父子被皇帝所猜忌,況且父子二人兵權被奪,這使得胤軍得以有所喘息的餘地抗擊益州、涼州之兵。
端木白攜母出離京城後找到了當時劫法場的遊俠上官子楓,二人相談甚歡。端木白見上官子楓很是具俠義之風,又見女俠溫頤巾幗不讓鬚眉,此二人亦是行俠仗義為百姓拔劍,端木白不由得心裡暗自稱奇。他心想上官子楓與溫頤俠士義膽,鏟奸除惡,真乃天作之合,如今結識二人真是三生有幸。
端木白因罷官保命攜著老母出離京都,現階段遊離失所,到處流浪,他年紀輕,身體還能承受得住奔波。可是母親謝慈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日益消瘦,恐怕長久如此不是辦法,端木白很是為此頭疼。這時,上官子楓指了一條明路
“朝廷昏暗,國情岌岌可危,如今民心向胤,不如投靠胤軍,也好有所居處。”
上官子楓家父上官辛曾任襄陽郡太守時與前琅琊郡太守賀若融素有往來,後來上官辛患了疾病而故,賀若融前來弔喪,並資助了上官子楓拜名家劍道門下學習劍法。
後來傳授劍道的師父去世,上官子楓攜手同門師妹溫頤遊走天涯,踏上了一條行俠之路。他們去過很多地方,此次他們來到幽州,恰巧遇上了吏部尚書被刺,得知刺客本也是被冤枉的,此事不清不白,二人心生憐憫,劫法場救了馮老漢。
事後,吏部尚書之子端木白返京斷案,刑部左侍郎
獲罪,姦殺馮老漢閨女的陳侍郎家公子陳陽業被斬,看似已查明一切,然而端木白遠遠並未能揪出裴太師這隻老狐狸的尾巴。端木白也是看得清朝中形勢,認為京都此地不宜久留,不久就辭官攜母出離。
之後端木白找到了上官子楓,恭敬地訪問了馮老漢,卻並未恨他刺殺了自己父親。他知道,身在朝中,就不會有完全的清官,也許縱然也有光明的一面,不過更多的是奸臣當道,臣子們鉤心鬥角,清官也被誣陷成貪官。端木白明白馮老漢也只是一時不明真相,對於殺女之仇報仇心切,而釀成了這一場悲劇,所以他並不怨恨老人。
上官子楓見端木白為人風度翩翩,是個正人君子,便給他託了自己先父多年前的交情,讓端木白攜母投靠胤軍找賀若融去。
端木白謝過上官子楓後便從幽州一路南行,行至冀州安平郡之時,碰見了一隊官兵押著一位蓬頭垢面年輕將領模樣的人,端木白仔細看去,大為吃驚,發現此人是兒時玩伴且是結拜大哥——軒轅軻。
他在京都也得知了軒轅錦晟父子被冠以密謀造反罪名,那日聽說軒轅錦晟被皇帝召回京都後便被扣押起來,飽受折磨。此刻遇上軒轅軻,端木白心想一定是朝中奸佞作祟,故意刁難他們父子;若是軒轅軻被押回京都,定是被冠以罪名,父子二人皆會被賜死。
朝廷的這隊人馬來的稀稀拉拉,正好途徑冀州安平郡時連日陰雨,他們尋了一家驛站歇息,待雨勢稍弱再趕路。這些官兵也是品行惡劣,領頭的下令只把軒轅軻在驛站茅草屋一鎖,派兩人放哨,其餘人等在附近酒肆大塊喝酒吃肉,有的還去青樓尋姑娘來快活,在肉中注水。他們都仗著自己是朝廷的人而白吃、白喝、白嫖,一個個都秉性暴露,平日在軍營事事被限制,如今一出來,那花天酒地玩得比誰都歡。
端木白也是看準了時機,趁著兵痞們在外尋歡,潛入茅草屋。這時,兩名哨兵正抱怨著要在此放哨,他們心裡想著好不容易能外出執行軍令,平時在軍營哪有這麼好的機會啊?今天不能去那青樓摟一摟著美妓酥腰,卻只能在這看守這麼一個落魄男子,二人越想心裡越是不爽快。
兩名哨兵甚是無趣,只見他們中只見有一人昏昏欲睡,另一人將那人拍醒,提醒他看好屋內的軒轅軻,自己先去上個茅房。
端木白暗中觀察,見兩名哨兵分開,心想機會來了,他尾隨那名趕去上茅房的哨兵,趁他不備將其打暈在茅房,又褪去那名哨兵的兵服穿在自己身上,掩著面回去。
留守的哨兵睡眼惺忪,以為是同伴回來了,放鬆了警惕,便又一頭紮在門外稻草上,嘴裡只懶洋洋說道“昨晚偷偷溜去青樓嫖娼耗費精力過甚,有些乏力,你先替我看一會,有人來就叫醒我。”
端木白聽了他的話,心裡暗想好你個兵痞,窮極齷齪之能事,既然你想睡覺,我就讓你睡個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個哨兵萬萬沒想到等待他的卻是當頭一棒,眼睛還沒來得及睜開便暈了過去。端木白從他身上翻出鑰匙,開啟了茅草屋的門,他心急如焚,立刻走到軒轅軻面前。
軒轅軻見有個官兵模樣的人進來,心裡一涼,心想奇怪,未到飯點呢,怎麼就進來了?聽著此人步伐急促,不像是來送飯的,看來定是有賊人指使這些官兵在途中將我做掉,自己又被枷鎖困著,無法脫身,看來性命得交待在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