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北胤前傳 > 第五回:可憐帝皇家,遍地諸侯伐

第五回:可憐帝皇家,遍地諸侯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冥王逼嫁:驅魔少女,Go! 紅樓後續 渡邪錄:翡翠夢境 太歲官婿 大唐第一臣 水滸大潑皮 北胤前傳 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 最強猛士之漢末崛起 布衣小書生 抗戰之扞衛者 大唐:從為李二批命開始 大唐:開局熊孩子,舉報親爹李二 三國之重生劉莽 宋吹 奇門現代錄 謀略南陳 裂石響驚弦 三國之執掌天下 漢末滴血

話說半年前那刺客還未入蘭陵縣琅琊王府就被巡邏的蘭陵縣縣尉陳亥當成翻牆入王府偷盜的賊人給捉了去,沒承想一番酷刑後不僅招了供,還說出了此番來王府的行動,這幕後差遣之人,就是那九五之尊——夏帝姜子卿!

蕭璟憤怒,琅琊王府一日之間便召集客卿、琅琊官吏與地紳等,廳堂人滿,共謀此事。北夏兩位異姓王,一位琅琊王蕭璟、另一位雍山王西門吹牛。雖都是王爵,不過雍山王有名無權,就連巴掌大的封邑也沒有,自然比起琅琊王來說在朝廷中地位低下太多。

蕭璟作為北夏唯一有名有權的異姓王,自然麾下猛將、謀士如雲。那日只見王府書院近三十餘軍官模樣之人,頭戴乾紅凹面巾,身披裡金生鐵甲;上穿一領紅衲襖,腳穿一對吊墩靴;腰繫七尺攢線搭;這些個便是當年隨蕭璟南征北戰的有功將領,聳立於此如同金剛勇士一般威武。排在最前面四個武將官階最高,為蕭璟四義子

那琅琊王四義子之首,便是南夏名將馬仝之後,人稱小殺神,諢號黑衣兵仙。原名馬稚恩,生父馬蕩也是北夏朝廷將領,年輕時與蕭璟奉命在一次剿匪中被賊寇圍襲,馬蕩帶人斷後,換回了蕭璟一條性命,不然琅琊王的位置就是他馬蕩的。

稚恩,意為知恩圖報,因自幼父母雙亡被當時職任左將軍的蕭璟收養,蕭璟曾與馬蕩並肩作戰,如今卻空空一人歸,自然便把這救命恩情投在了馬稚恩身上。稚恩隨他抗擊賊寇、防守邊疆,立下汗馬功勞,遂蕭璟當了王爺後賜他姓蕭;馬稚恩在琅琊六萬鐵騎威望僅次於蕭璟。

馬稚恩的槍術冷冽殺伐,上陣廝殺俱是一往無前,對敵對己都不留退路。曾一手將自己師父和昔日天下三大名將之首慄繆共同逼入了不死不休之地,最終得勝。他師從槍聖秦修,並刺死了自己的師父。他愛慕著蕭凌煙,手執一杆“白江”,相比其他義子馬稚恩可謂武力非凡,任蕭家軍正三品鎮軍將軍,掌兵一萬六千人。

四義子中排行第二的是位儒將,道門旁支出身,善長陰謀,運籌帷幄於幕後,喜歡旁門左道,任蕭家軍正四品監軍,與蕭稚恩共治鐵騎一萬六千人。他便是韋錦,師從蕭璟時任車騎大將軍時的謀士郭羽陵。掌管琅琊枯葉閣一半的諜報機構,繼承郭羽陵的遺志,一直都堅信蕭稚恩會掌握琅琊鐵騎,輕視蕭登雲。

那個胖子喚作朱祿安,四義子中排行第三位,綽號朱大球。體型臃腫如球自稱入蕭家軍前是130多斤腱子肉的壯漢),當年追隨義父蕭璟征戰南北,為蕭璟擋下五劍;蕭璟封王后許諾他可犯五條死罪而不死。因使得一手青鋼九齒耙,被蕭登雲稱為“朱九齒”,手持八千精兵虎符的從四品奮威將軍,蕭家軍文武第一人。

四義子中排行末尾的,是為蕭家軍中替蕭璟扛旗的猛將。姓雄,名敢當,貧賤行伍出身,正五品武將立義將軍,為人老實忠厚,一直看好蕭登雲。後擔任蝠狼軍主將,持琅琊王護衛將令,領兵六千。

有這麼一位策士,倚坐在王府書院裡,靜靜品飲清茶。他跟隨蕭璟征戰半生,出謀劃策,幫助蕭璟定鼎琅琊。他更是蕭登雲的老師,在蕭登雲年幼之時,他就開始培養蕭登雲,告訴他以後如何立足廟堂風口下。此人為何?便是琅琊王府策士範捷了。

雖然他並不是修為高深的武道高手,更不是名震天下的響噹噹人物,但是他在琅琊,卻是更為重要之人。當蕭璟還只是一名校尉之時,範捷就跟在蕭璟身邊,助其出謀劃策。蕭璟對北夏功不可沒,官拜大將軍又封王就藩,光宗耀祖的背後也少不了範捷一半功勞。

蕭璟坐擁琅琊,而琅琊郡轄九縣,郯城縣、蘭陵縣、沂水縣、沂南縣、平邑縣、費縣、蒙陰縣、莒南縣、臨沭縣。蕭璟崇尚武力,封邑也以武貴於文而聞名;各縣轄兵力約莫有三千四百人。

其中琅琊王府設在蘭陵縣,蘭陵縣內建蝠狼軍蕭璟的親信精英護衛軍團,只聽命於琅琊王,兵士武藝高強且手段殘忍),蝠狼軍約有兵力六千人。各縣兵士具是跟隨蕭璟征戰的鐵騎,分各縣縣令和縣尉共同管轄。

響午,各縣縣尉以上官員匆匆地不約而同聚集於王府,琅琊郡太守賀若融為主持,內史魚紹孺擬文,王府書院召開緊急午會。琅琊王蕭璟坐大院正中,左右為策士範捷、世子蕭登雲,邊上兩側四義子持劍威立。下排一路二由公子蕭逐風為首,領各縣縣令站至正中堂;下排琅琊郡府相秦嘉殷領各縣縣丞立於左側;下排三路琅琊郡都尉司馬聞領各縣縣尉位向右側。

廳堂之上,早已斟好了酒來,賀若太守手捧紙策,肅然宣讀“北夏玄衣軍,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蕩平中土,剪除貪官汙吏。北冥將軍高玄策、七星校尉楊寅順應天道,應運而生,知天命; 天欲伐夏,玄衣功未成而身已死,其名可垂於千古也!如今帝子昏庸無道,濫殺忠臣,天理難容!幾次陷害於我等,不顧朝臣不滿、百姓安危,促使天下大亂,綠林、赤眉紛紛對抗廟堂,百姓民不聊生,琅琊郡內乃至天下哀聲怨道!今日王爺召諸公齊聚於此,便是商議此等天道大計,秉承玄衣衣缽,替天行道,討伐暴君汙吏!帝子陰詐,琅琊王蕭璟為人直爽,功高震主,帝皇猜忌,屢次不快,處處相迫。王爺無奈,只得背水一戰,今日納下投名狀,諸公隨王爺征戰,個個具是有功之人,王爺也不願為難諸公,座下若有怯者可取些銀財還鄉,好生待之再謀生路;家中尚有幼子、老父老母者亦可還鄉!此間有酒數十斛,肚中下酒者即是隨王爺起義替天行道,是我琅琊得力戰將,日後功成必加官封爵,榮華富貴三世尊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蕭璟高坐院堂之上,端起一斛酒來,瞠目視下,只道“本王先飲!”一飲而盡,猛的摔在地上,酒盞粉碎。那威武聳立的四義子與蕭家二位公子依次接過酒盞飲於腹中,之後王府策士範捷以蒲扇掩面徐徐飲完酒,盞中不見滴酒,各縣主官見之無不大為一驚。

琅琊郡太守賀若融領郡府相秦嘉殷、都尉司馬聞、內史魚紹孺緊接其後飲盡十餘盞,各縣主官底下小聲嘈雜。徐徐思之後,只見其中有人站出,接過小吏奉上的酒,半跪於蕭璟身前,厲聲喝道“在下沂水縣縣尉嬴淵願誓死追隨王爺!”三口並做兩口便飲完那一盞酒,摔地而立。

眾縣主官見之,逐漸起了身,其中有一著素衣者見嬴淵搶了風頭,便急忙喊道“琅琊郡太守賀若融長子、蘭陵縣縣令賀若懷淅願誓死追隨王爺!”話音剛畢,又聽聞“蘭陵縣縣丞牛黎平、縣尉陳亥願誓死追隨王爺!”蘭陵縣三位縣主官相互會心一笑,齊齊納下誓言,舉起酒盞。

身後又有人呼“平邑縣縣丞丁秀、縣尉喬川峰願誓死追隨王爺!”

“蒙陰縣縣令趙汝寧、縣丞關自在、縣尉何雙願誓死追隨王爺!”

“莒南縣縣尉王舉願誓死追隨王爺!”

“費縣縣令顏醜、縣尉何孤願誓死追隨王爺!”

“沂南縣縣令楚遇懷、縣丞楊立然願誓死追隨王爺!”

“郯城縣縣令嚴宗佐、縣尉諸葛綜願誓死追隨王爺!”

“臨沭縣縣尉高巡願誓死追隨王爺!”

在座琅琊郡九縣官員,計有縣令五人,縣丞四人、縣尉八人,十七人飲酒為誓,餘下之人含淚取了銀財出走王府書院。那十七人與郡府太守、郡相、都尉、內史、四義子、策士範捷、蕭家二位公子爺,共二十八人隨蕭璟揭下皇旗燒燬,改立一面胤字旗,遂集合兵馬起義。

<!17k>

喜歡北胤前傳請大家收藏:()北胤前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