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少龍沒有阻攔蘇燦,甚至給直接撥給他三萬火槍營的將士。蘇燦啟程的時候,葉少龍親自送他到城外,目送他火急火燎的離去。
山東有鐵塔的五萬兵力與蘇燦後面馳援的三萬兵馬,合計八萬大軍,已經足夠對付張作聲,張家常與閻錫三等人。
山東的事情已經不需要葉少龍去操心,他目前也只剩下三萬兵馬在駐守河北。好在李澄可已經帶兵抵達天津城,不日即可到來河北,幫助他守防。
河北這邊葉少龍目前只是佔領了幾座大城,至於偏僻一些的小城還有鄉下都還未曾真正梳理。
可惜目前他已經無法再行分兵,一切後續的事情都需要等到李澄可到來,才可以繼續進行。
三天後,李澄可帶著五萬大軍前來,給葉少龍解了燃眉之急。葉少龍也顧不上讓大軍休息,而是立刻兵分兩路,由林彪與李澄可帶兵,橫掃整個河北,徹底平復所有的戰亂。
又過去幾天,河北終於平定,所有的亂象恢復了秩序,百姓紛紛回城。然後在葉家堡軍的統一指揮下,開始恢復生產。
葉少龍把餘下的事情交給李澄可去處理,林彪留下來協助於他。葉少龍自己再次當起了甩手掌櫃,帶著幾十個親衛先行回到天津城。
葉少龍在前兩天收到了同盟會的來信,在信中同盟會的主事人表示對葉少龍的謝意。至於汪清衛之死,同盟會並沒有任何的懷疑。
最後,信裡還提到,幾天後逸仙先生將會抵達天津港,他希望能夠與葉少龍見上一面,還說有要事相商。
同盟會這個時候找上他,葉少龍心裡很是明白,無非就是希望自己也加入同盟會。可葉少龍根本無心留戀於此,他的志向一直都在海外。
如果這次會面,那個逸仙真如歷史上所言的那樣,他並不介意把自己目前打下來的地盤全部送出去。
或者,讓那些不願跟隨他一起出海的部下,留下來統治,然後再讓他們與同盟會合作。但這樣的選擇是在迫不得已之下,葉少龍才會這樣做。
並非他捨不得,而是這樣做的弊端與後患無窮。雙方一開始的合作必然會很順利,一旦到了後期,必然會發展成內鬥。
葉少龍並不想雙方最後真的走上這樣一條老路,可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他也只能甩手離開。
抵達天津城兩天之後,一艘遠航的郵輪停靠在天津港,葉少龍親自前去迎接到來的貴客。
一箇中年男子,身穿一身中山裝,文人的氣息頗為濃郁,清秀的長相頗為俊朗。此人便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革命第一人,逸仙!
逸仙是在幾個同伴的陪同下下船,當他第一眼看到在北方聲威震天的人物,居然只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時,他顯然很是驚訝。
帶著如沐春風的笑意,葉少龍抱拳迎了上去:“久仰逸先生大名,今日難得一見,幸會幸會!”
逸仙很是爽朗的哈哈大笑:“自古英雄出少年,古人誠不欺我也。素聞葉公子大名已久,聽說我們還是老鄉來著,今日一見果然是年輕有為。”
兩人見面就是一頓客氣,葉少龍哈哈一笑,邀請逸仙以及他的同伴,一同到達天津城內的府衙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