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分家就意味著家裡的孩子長大了,結婚了要有屬於自己的孩子了,於是跟家裡的長輩分開了。雖然不是居住在同一個房子裡,但是依然斷不了親情上的關係會經常互相往來。過年過節的時候,一大家子人聚集在一起依然感情熱絡。
徹底的分家不往來,除非是因為某些萬不得已的原因,比如說關係破裂。這種關係破裂,那都是因為血緣關係淡薄到好幾代之外才會如此。
而這裡,只要小家庭之中有了矛盾,那麼這個家庭裡有人想要與這個家庭分割,成為獨立的個體單獨出去,只要相關證據充足,年齡足夠,那麼完全可以做到。
這裡的分家,孩子成為了獨立的個體出去之後,那可真是完全的再也不會有關係了。即使還有血緣關係,但是雙方見面,就跟陌生人一樣,甚少會有交集。因為一旦完成了分家,那必然是關係破裂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比如說原主這樣的,忍受不了繼母還有繼母生出來的孩子,對於那個家的人來說,她是多餘的,所以她才會想要出去。
當然,這種極端的方式還是很少的,這個時代雖然有這樣的法律幫助原主這樣的人,但這樣做的人真的很少。
現代,18歲算成年,其他的國家如何設定未成年與成年人的標準先不說,涼蘇蘇只知道在自己的國家,就算是孩子18歲成年了,父母依然會供養自己的孩子繼續生活與學習。
大部分的家庭,父母會照顧自己的孩子很久,直到自己的孩子可以獨立生活,然後成立一個新的家庭。
可……就算是自己的孩子有了屬於自己的孩子,這些年過花甲的父母,依然捨不得自己的孩子辛苦,即使身體不如年輕時那般有力,他們依然會繼續照顧著孩子的孩子。
然後,一代一代的傳遞著……
300年後的這裡,16歲就算成年了,有些狠心的父母,是真的可以不給自己那成年的孩子任何的費用,因為法律有相關的規定。
這樣的情況,多是發生在一些這個時代那家族成員龐大的大家族裡。
當然,這些因為某些種種原因被丟出來的剛滿16歲的孩子們退路可不是就此堵死,滿十六歲的,並且確定不會被父母繼續撫養的孩子,且還沒有自己養活自己能力的。接下來的生活補助,交給了當地政府和福利機構來幫忙。
當然,除了這些大家族,也有一些小家庭因為某些原因,養到一定歲數,也就是孩子滿十六歲之後不想要繼續撫養了,於是這些剛滿十六歲同樣也是還沒有什麼賺錢能力的孩子也是可以接受這方面幫助的群體。
有借有還,這幫助自然不是免費的,而是要日後返還那些費用的,就好像在銀行貸款後總要償還成本與利息。
這種幫助情況,一開始都是適用於很早就被父母丟棄不想要的孤兒院的孩子們,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身有殘疾或者是父母無力撫養的那種。
然後隨著時代的發展,那些剛成年的孩子被家裡踢出來的也被算了進去。若是這剛成年的孩子本身有能力賺錢養活自己,政府機構除了時不時的隔上十天半個月關照檢視一下生活狀態,確保孩子本身不是長時間處於低生活水準的情況下,就不會給予幫助。
除了這兩種被動脫離家庭,還有一種,那就是孩子因為某些原因在成年之後主動脫離原來的家,原主,就屬於後一種。
原主她是打算自己出來,成年後要脫離原來的那個家。
原主的情況糟糕到被自己的親生父親‘踢’出家門這種地步還不至於,這聽起來還可以。但原主跟那個家的關係很微妙,與繼母包括繼母生的孩子之間關係也根本稱不上好,唯一好點的地方就是原主她並沒有被自己的親生父親徹底的冷落不在乎。
如果徹底的不在乎,恐怕早就會把原主送到這個時代的孤兒院去了。
喜歡未來萌妹是大神請大家收藏:()未來萌妹是大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