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上道“朕也不瞞你,朕的皇長孫珞兒與朕甚是不親近,朕想要個法子。”
“陛下,若是此事,也許不難。”總管想了想,道“小人聽說蘇公子極愛點心,宮裡頭的珍奇糕點數不勝數,定有公子喜愛的。”
“若陛下還要獨出心裁一些,亦可招集御廚,著其用心研製新糕點,左右也不過是多費心銀子。”
唐上聽了,眼前登時一亮。
心想“這個法子好啊,朕怎麼沒有想到呢。”
一方面又口上稱讚道“你這個法子甚好,果若是有效,朕定要重重賞你!”
那宮人臉上笑意深深,說道“只是這個法子需得要一些時日,還需陛下耐心等待幾日。”
對此,唐上表示“十年朕都等了,也不在乎這幾日。法子既是你提出來的,這樁差事兒就交由你去辦吧,辦好了大大的有功。”
那宮人應承下來,卻也知道,這樁差事辦好了未必有功,辦不好卻一定是過,當下自是不敢不盡心盡力。
兩日後,
御膳房呈上來三道精緻點心至大安宮。
唐上瞧著這三道點心應當不錯,只可惜他不愛甜食,因而不曾品嚐,只問“這都叫什麼名兒。”
那宮人一一指了,介紹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一樣是水晶龍鳳糕,雖就是糯米粉棗糕,但卻需得用當年新產的糯米,經過浸泡、研磨、搡搗,再上屜蒸到糕體破裂成花才夠火候,口感上佳。”
“這一樣是天花饆饠,亦稱九煉香。那野生天花蕈向來被奉為珍饈,味道原已奇鮮,加上御廚九制九煉,恍若不似人間煙火。”
“這最後一樣,叫作酥蜜寒具,乃是用蜂蜜、酥油和麵,加黑芝麻的炸制點心,蜜制饊子或芝麻酥蜜麻花。御膳房的御廚以老面發好麵糰,備下最純最好的蜂蜜、濃稠的糖漿、新鮮的酥油、芝麻,掐準了時辰制的。據說出色的寒具之鬆脆爽口,大嚼的聲響“驚動十里人”。”
唐上聽了,卻是皺了皺眉,說道“膳食也好,糕點也罷,縱說得天花亂墜,終究還是在‘色’、‘香’、‘味’這三字上,你且稱熱乎將這三道點心送到慈寧宮去給太后和珞兒嚐嚐。”
他本人不愛甜食,命人研製只是為了討蘇珞關心,如這幾道點心做不到,那便是一點兒用處也沒有,他還得另找人再重新研製新糕點。
三道點心送往慈寧宮,御膳房御廚的手藝不賴,蘇珞自是喜愛的,但公孫太后卻不開心了,衝那送的宮人說道
“稍後你回去時替本宮問問太上皇,就說本宮這裡可是連點心都吃不起了?”
“再給他帶一句話若想要人真心,首先自己需得誠心,豈是送幾道點心便可以的?”
那宮人正是大安宮總管,原想著這趟差事怎麼著也能撈著些好處,沒想成竟沾惹上這樣的麻煩,當下說道
“娘娘,這...這話小人可不敢說呀。”
“小人...小人想著陛下也是好意,娘娘...”
公孫太后冷哼一聲,說道“別以為本宮看不出你的心思!本宮早就說過了,要見人要說什麼,他都自己來。”
嘴上雖這樣說,太后心裡卻是理解唐上的。到底是當過皇上的人,哪怕禪位做了太上皇也不能事事如意,總有許多需要考量或顧及的地方。
但有時候就純屬想得太多了,比如說現在。——這也是公孫太后沒有好語氣的原因。
公孫太后是個識大體顧大局之人,若唐上做得對,她自是不會有什麼意見,更不會說像現在一般“違抗聖意”。
但另一方面,她又主動去問了蘇珞關於唐孟和蘇沫得下落。
然而蘇珞始終是守口如瓶,只說“母親武功蓋世,自是出不了什麼事情的。若父親和母親想見皇祖母和皇爺爺,自是會來見的;若父親和母親不想見皇祖母和皇爺爺,那麼哪怕珞兒將住所告訴皇祖母您,你們也是找不到的。”
這話說得實在,就依蘇沫和唐孟這二人的武功,天下之大何處去不得?真有那不想見的人找上門,換個地方居住也便是了。
想通這一茬,公孫太后也不再問這個問題,只嘆了一聲,說道“哎,你父親也是,當年又沒說不同意,誰知他竟如此剛烈...”
“父親剛烈嗎?”蘇珞眨了眨大眼睛,說道“皇祖母,如果珞兒沒記錯的話,父親雖然多次試圖挑戰母親,但每次都是以父親被母親鎮壓然後道歉告終哦~”
聽了這話,公孫太后既意外,卻又不意外,說道“依你母親的武功就是一萬個你父親也是拿她沒得法子的,皇祖母說得是你父親性子剛烈。”
“那的確是挺烈的,父親經常因為珞兒說了一句話就打珞兒呢。”蘇珞想起來自己更小一些的時候被唐孟支配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