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自盤古開天之後,元神化為三位聖人,分別是老子、原始、通天。
三人本是同源,但經一場封神之戰,通天教主元氣大傷。
從萬仙來朝的大場面,一落淪為孤家寡人。
這通天教主手下有八大弟子,經此一戰,多半投靠了靈山,仍留在身邊的只有無當聖母。
作為三界之中的聖人,不死不滅,因此,通天教主頗為看重氣運之爭,這次西遊便派出貼身弟子,無當聖母。
無當聖母又有一名,叫做黎山老母。
西遊路上,黎山老母輕揮衣袖,用大法力傳音出去。
她是知曉內情之人,西方想要奪地仙界氣運,道教、闡教、截教自然不能坐視不理,奈何天數大勢如此,即便是通天教主也只能佔據一杯羹,無法阻攔。
文殊、普賢、觀音,在各自道場中,不約而通睜開雙眼。
他們接受到黎山老母的傳訊,在道場中吩咐一聲,就向遠處飛去。
兩方身份不同,卻因為西遊大勢聚在一起,本應是生死仇敵,但都圖謀功德、氣運,只好硬著頭皮,敷衍一場。
說起來,就像傳聞所說,觀音菩薩曾是闡教金仙,慈航道人,當年封神一戰,他為成就大羅金仙巔峰,斬三尸正道,這慈航道人正是其中一屍。
如今她是靈山觀音尊者,只等西遊功德一降,便能成就準聖之境。
文殊、普賢二人,境遇與她相同,同是十二金仙之一,文殊菩薩斬一屍,廣法天尊;普賢菩薩斬一屍,普賢真人。
與他們相比較,只有黎山老母從未改換門庭,一直在通天教主座下,頗為難得。
這也是為什麼沙僧看重這個靠山。
通天教主這個靠山,算的上是三界中最硬的那一個,實力強勁,門徒寥寥。
當年通天教主以一己之力,鬥三界所有巨擘,挽大廈垂傾。
商朝暴虐卻硬生生憑藉截教門徒,稱霸多年,紂王也稱的上是梟雄本色。
而他之所以敢如此張狂,就是因為身後有通天教主這個靠山。
截教也不負眾望,麾下萬仙與闡教鬥,與道教鬥,與西方鬥,打遍三界。
這樣一個大靠山,沙僧怎能不抱住。
尤其是經過這些年之後,原本守在截教的人寥寥無幾,正是他一表忠心的時候。
所以沙僧就把目光放在黎山老母這個二代弟子身上,只要有了這個根腳,他無論是修煉,還是發展勢力,都有了一個強援。
當然,這還只是沙僧一個謀劃,截教雖然勢微,但畢竟有聖人坐鎮,不是那麼好拜入的。
沙僧只是地仙界一個小人物,就算他有金仙境界,仍不在黎山老母的視線裡,她也不會知曉有這麼一個小人物在惦記著她。
而且金仙境界在她這算什麼,黎山老母是洪荒早期修煉的人,又經歷截教萬仙來朝,說句難聽的,金仙在她眼裡,未必能比上截教守山靈獸。
在流沙河西邊不遠處,黎山老母眉頭微皺。
她上等相貌,年齡雖大卻風韻猶存,只是看起來很有一股嚴肅氣質。
此時正不知琢磨著什麼,等著觀音他們到來。
……
另一邊,唐三藏畢竟凡人身,離不了睡眠,早早進臥房休息。
沙僧大氣的展示了一番財力之後,見老豬一心只為吃喝,猴子不待見自己,也上了二樓,準備問一問陸離夏王山狀況。
寶殿中只剩下孫猴子和豬八戒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