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落款為,穆子白贈趙客於中曲山。
看罷右碑,凌浪涯又走了兩步,湊過去看左碑之詩,只見其寫道:
“百年風月平穩渡,冰雪蕭瑟白馬狂;
十五夜時觀望月,山崩水裂故人亡。”
落款為,穆子白奠趙客於寒月洞。
凌浪涯怔怔地出了一會神,原來這兩首詩他都曾聽聞過,正是穆子白流傳在世間的兩首詩,一首早已為世間流傳,一首前段時日方流出江湖。
如此看來,穆子白自從與趙客大戰之後,兩人並沒有成為死敵,還成為了至交好友,所以穆子白才會留下這兩首詩。
觀那右碑之詩,讓凌浪涯不禁心嚮往之,想象著那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俠客事蹟,心中愈發對這名劍客前輩感到一種敬佩;再觀那左碑之詩,凌浪涯又低聲唸了幾句,感覺到其中的祭奠之意,但隱約中更有一種預言之感。
詩中所言,和此刻何其相似。
百年歲月,平穩安寧渡過,今日重現。
冰雪蕭瑟,白駁自南蠻來,此刻在旁。
十五之夜,圓月高懸蒼穹,正是今夜。
唯有最後一句,凌浪涯尚未勘破此意,想來是意指這趙客埋骨之地。
他盯著那石碑詩文看了好一會,感覺到字中有著無盡劍意蜂擁而至,讓他感到目眩神迷,不得不轉移目光,看向了別處。
好不容易緩過神來,他低頭尋思著,想那中曲山遠在南蠻,正是駁獸的故鄉,看來穆子白當年並不是獨去南蠻,而是和趙客一同前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趙客死後,穆子白曾經來過這裡祭奠他,所以落款是為寒月洞。當時趙客的兩名童子還在人世,所以跟隨而來祭奠,看到了穆子白留下的這首預言之詩。
百年之後,這首詩終究流出江湖,才引出了這番江湖廝殺,而凌浪涯也誤打誤撞地跟隨著駁獸來到此地。
凌浪涯心中感慨不已,沒想到自己這番有此機緣,能夠來到這百年前的大劍客墓前,得以知曉其中往事。
想到此處,他心神激盪,對那趙客是愈發仰慕,情不自禁地往前數步,踏上了土臺之處,雙膝跪地,恭謹地拜了三拜。
自從進入洞中,一直沉默不語的駁獸,見到凌浪涯對那石墓禮數甚足,感知到它對前主人的恭敬之意,心中頗為歡喜,低聲吼了數聲。
凌浪涯登上土臺,跪拜完畢,站起來時才發現,那石墓之角,散落著許多木頭碎片。他撿了起來端詳一下,又簡單拼湊一下,發現是酒葫蘆的輪廓。
想來,是當年穆子白當年祭奠時,曾經坐於墓前,獨自酌飲吧。
穆子白既被世人稱為詩劍酒三絕,看石碑之詩,石碑之字和墓前酒葫蘆,果然是他的作風。
尤其是那石碑之字,凌浪涯在觀看之時,只覺得筆鋒勾勒間,飽含著劍意鋒芒,真不知那穆子白的實力,若是使出劍法,究竟能有多厲害。
凌浪涯想象著當年一幕,不禁為兩人的相遇相知而感到嚮往。
他不禁地坐在了石墓之前,正在沉思之際,低頭看到土丘旁還有一個小土堆,上面立著一小塊的石碑。
此處距離燈臺甚遠,已經有些黑暗,凌浪涯想了想,左手指尖再度冒出紫火,照在那塊小石碑上。
墳前有碑,記載著趙客生平。
——未完,待續——
喜歡百家祭請大家收藏:()百家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