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正好,適合上路,永不回頭。
山脈綿延,擋住去路,千難萬險。
驚雷山脈盤踞三大州府,其內有著江湖門派林立,更有兇猛野獸肆虐,自古便是趙宋王朝南部州府阻擋。
哪怕是洶湧澎湃千萬裡的趙宋第一長河碧珍江,也繞過了這橫亙廣闊的驚雷山脈,再蜿蜒奔流入海。
這座山脈,擋住的不僅是南蠻一族的鐵蹄,還有兩邊百姓的來往通行。
因此,除了為了銜接兩邊百姓生活,更為了打通戰爭物資運送通道,趙宋派出了一支強悍的軍隊和徵調萬千民眾,耗費了十數年之力,終於在打通了整座山脈,修建了兩條官道。
這四條官道,兩條在驚雷州府中,兩條在其臨近州府內,猶如數條白色絲帶,系在山脈青山中,銜接了山的兩邊。
雖然山脈廣袤,門派林立,更有隱世宗門存於此,卻沒有人敢在這幾條官道上鬧事。
皆因趙宋朝廷已經明文下令,倘若發現在官道及其四周鬧事者,只有一條罪名,殺無赦。
而且,為了保證民眾商旅的安全,在官道上還不時有軍隊駐紮或巡邏,這更讓黑白兩道不願沾染此地,哪怕是近幾年風頭正盛的黑山寨,也沒有打過官道的主意。
更何況,黑山寨已覆滅了。
可以說,這四條官道,乃是驚雷山脈為數不多的安全之路。
畢竟,守護這四條官道的兵士,皆是出自一個軍隊。
趙宋王朝,木氏七子軍。
與鎮守國境東線和北線,以一軍之力對抗李唐和朱明兩大王朝的丘家軍不同,木氏七子的對手只有一個,那就是十萬大山中的南蠻一族。
民間曾有流言,驚雷山脈以南,十萬大山以北,是木氏七子的天下。
沒有人知曉這流言來自何處,然由此可見木氏七子的強大,可見木氏軍的實力。
如今,這四條由木氏軍把守的官道,每天都有不少商旅行人,在他們的照顧之下,穿越龐大的山脈,為了名利而往返於不同的州府間。
奇怪的是,除卻四條官道外的山脈各處,趙宋任憑各江湖門派在此野蠻生長,甚至也不強加管理和插手,哪怕木氏軍也彷彿看不到一樣。
就算是黑山寨這座驚雷山脈之首的黑道勢力,在一夜之間覆滅,沒有引起隱世宗門的太多在意,也沒有引起木氏軍的絲毫注意。
對隱世宗門而言,人道的江湖門派,不過是魚蝦角色,掀不起多少風浪;對於木氏軍而言,他們所在意的百姓生死和官道安全,而江湖間的爭鬥卻不在他們管轄範圍,至於官道之外的範圍,也任憑他們折騰。
山脈深處廝殺常起,官道路上一片安寧,唯有各地故事在流傳。
近日來,驚雷山脈山腳下,從逃生村民口中,隱約傳頌的是關於那個白袍少年的故事。
這個以一人之力覆滅黑山寨的少年,正和兩個同伴,行走在山脈的官道中。
官道蜿蜒向遠方,穿山越嶺通兩道。
凌浪涯和紀天,加上丘家軍兵士老張,三人已在官道上行走了數日,將要穿過這片曾經腥風血雨的山脈。
沿途所見,和凌浪涯在尋覓黑山寨時,風景截然不同。
沒有山林茂盛阻擋視線,只要平坦寬闊的官道開山而行;也沒有山賊或野獸的肆虐,唯有間隔數十里就出現的瞭望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