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書人,常使撫尺,亦謂驚堂木和醒木。其為一塊長方形的硬木,有角兒有稜兒。說書人用中間的手指夾住,輕輕舉起,在空中稍停,再急落直下,震懾聲驟然起,有吸引眼球、驚醒觀眾之用。
——胡不說·《浮華演義·說書》
………………………………………………………………
一個故事餘音未盡,一個說書人又來登場。
場內的四千百姓裁判,得以直面說書人,可以看得清他的一舉一動,更是感覺到楊雲天說書時的震撼力。場外的萬千百姓,雖然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也對其中的話語和內容心生嚮往。
修行者,對於凡夫俗子而言,簡直就猶如仙人,又怎麼不會心生嚮往。
只是,他們尚未從這些憧憬中走出來,又見到了另一個說書人的登場。
那人身穿一身黑色盔甲,正是趙宋王朝將士的盔甲,走起路來威風凜凜。其手持一根黑色鐵槍,槍尖上環繞著寒冷的光芒,有幾分噬人的氣勢。
其步步來到臺前,猶如將士沙場飲血歸來。
那人沒有躬身行禮,而是抱拳道:“諸位,吾乃胡實,在此有禮了。這回呀,吾要給諸位講講,那馳騁邊疆,馬革裹屍的沙場故事。”
百姓被胡實這一身裝束震撼,早已從方才的修行之路幻想中回過神來,再加上他要說的沙場故事,驀然讓人感到一絲熱血沸騰,不由得拍掌叫好,滿懷期待。
胡實長槍頓地,朗聲道:“想我趙宋王朝,疆域二百三十五州府,邊境線橫跨千萬裡,東臨茫茫滄海,南觀十萬大山;西有橫斷絕嶺,與贏秦王朝接壤;西北有禁忌凶地,與劉漢王朝相對,而北隔天渡河,與李唐王朝相望;東北亦有崇山峻嶺,與朱明王朝相連。”
尋常百姓,一生偏安一隅,遠赴不過數百里,又哪有這麼多機會,得以到那邊疆看一眼,此時聽得胡實描述王朝的疆土,不由得悠然欲往。
胡實一揮長槍,道:“今天,吾就來給諸位講講,趙宋王朝首屈一指的兩支軍隊,丘家軍抗朱明和李唐,木氏七子鎮守南蠻的故事。”
百姓聞之,轟然叫好。
對於聞名趙宋,聲傳天下的這兩支軍隊,老百姓可謂是就算未見其人,也早已聞其名。雖然都城的禁軍也是頗為精良,但那裡會有在沙場廝殺的軍隊來得更加震撼人心。
畢竟,都城之內少有戰爭,禁軍過的都是安逸日子,但是邊疆軍士過的都是沙場飲血、生死一線的生活,自然更讓人心潮澎湃。
更何況,在趙宋子民中,家家戶戶的成年壯丁,基本上都會有從軍的經驗。不用說那些可以尚未歸來的將士,僅僅是那些退役回來的兵士,其沙場故事也足以說個十天十夜。
胡實一開口,可以說挑起了百姓最感興趣的話題之一,見到百姓渴望的神情,便道:“說起這丘家軍和木氏七子,雖然我們聽說過很多次,可是也很少人見過吧,畢竟他們全都在邊境鎮守。”
百姓連連點頭,確實也是隻聽過他們的名字,而從來沒有看過這些軍隊的將士。
胡實冷不防地道:“其實,將士除了在邊疆,也在我們的身邊。”
百姓觀眾心中皆是好奇不已,有些更是搖頭張望,忽而發現有些兵士的表情,似乎有些不對。
在那些巡防的兵士中,有些依舊面無表情,那些似乎就是禁軍了。但是有些人,倒是表情頗為激動,雖然是竭力在忍住,但其眼神中彷彿也是冒著精光。
莫非,這些就是那丘家軍或者木氏七子,不過他們怎麼會在此呢。
正當百姓疑惑時,胡實道:“吾說的他們就在身邊,是他們保家衛國,鎮守疆土,守護百姓平安,就像是一直在我們身邊。此就叫,雖隔千萬裡,猶如在身前。”
百姓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胡實暗自感慨一聲,本來他想把丘家軍就在都城中的事情說出來,可是後來想想,終究覺得不合適,畢竟此乃國家機密大事,倘若公然洩露,萬一耽誤了大事,誰知道朝廷的怒火會有多重。
哪怕他是小說家少主,恐怕也難以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