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高懸於夜空,燈驟亮於祭壇。
隨著宮樓城牆上的文武百官出現,老百姓第一次響起了歡呼聲。
在兩座祭壇的圍欄和階梯上,眾多官員忽而同時動手,點亮了眼前的華彩燈籠。
剎那之間,燈火縈繞,祭壇猶如兩座高聳燈塔,照亮了整個祭典廣場。
正當人群歡呼之時,城牆上居中的位置,那趙宋王朝的掌權者國君趙霽,隆重地出現在世人眼前。
在國君身旁,是左右宰相王平圖和秦惠,還有鳳炎古廟廟主,這正是三名最終關的主裁判跟隨其後。至於朝內的六部尚書等權重人物,則是緩緩地沿著城牆一字排開,而小說家的八大長老,也在國君不遠處垂手而立。
國君一出,萬民齊呼萬歲。
自從祭典開幕時,趙霽出現過之後,還是到了這最終關才第二次出現。
他看著臺下的黎民百姓,看著那些子民崇敬的目光,驀然想到自己將要在祭典暗祭上所謀劃的大事,心潮不由得澎湃起來,忍不住有了一絲激動。
也許,當他做成這件大事,他就不是為繼承先帝遺志而行事,而是為了自己的江山而開疆拓土。
直到王相低聲咳嗽了一聲,趙霽才回過神來,知道自己竟然失態了,不禁瞬間又變回威嚴模樣,抬手讓萬民平身。
趙霽微微點頭,旁邊一名大學士見之,便躬身行禮,然後走到眾人身前。
他看著前方不遠的六名學子,同樣地微微點頭。
凌浪涯此時站在祭壇頂端二層上,這個比城牆低了一些的地方,幾乎仰頭就可以看清楚裡面的身影。
尤其是居中的那個人,更是讓人可以感受到一股不怒自威的霸氣。
當然,他也認出來眼前之人,正是有過一面之緣的殿閣大學士陸務,其也是祭典最終關的主持者。
陸務也沒有想到,由於左右宰相都需要擔任主裁判,所以不適合再由秦相來當主持者,而王相竟然舉薦了自己擔任。
這樣一個可以說是名垂青史的祭典見證者位置,國君也沒有讓除宰相之外的六大尚書擔任,而是應許了王相的舉薦,讓他來主持,更是出乎許多人意料。
陸務深吸一口氣,開始了祭典最終關的開幕致辭。
其實說是致辭,無非也就是讚歎了一回趙宋王朝的國力,回顧了祭典這幾天的闖關過程,感謝了文武百官的付出,再鼓勵了一些沒有闖進最終關的學者,最後就是寄語了對六名學子的祝福。
這些官方的陳套說辭,終究不能避免,但幸好陸務年少時本就具有風流才子的神韻,如今雖已中年,但其魅力絲毫不減。那些官方言語之詞,經過他的潤色後脫口而出,倒是讓人聽得人心入耳。
更何況,當老百姓發現主持者就是前幾天詩關中,那個寫出了一首《釵頭鳳》名動京城的陸大學士,在聽這些官方之言時,也不禁對其情愛故事低聲議論。
說辭終究完,最終關將啟。
看這眼前六名學子,陸務朗聲道:“祭典最終關,左祭壇考詩文,右祭壇考說書。本次闖關,先由右祭壇三學子,於臺下百姓前說書,每人限時兩柱香。右祭壇結束後,左祭壇方開啟,在宣讀詩文主題後,左祭壇三學子,限時兩柱香,需提交一篇詩文。你們六人,可聽清楚?”
關乎最後的桂冠所屬,如今走到這一步的六名學子,又怎會不凝神細聽。
六人齊躬身,示意自己聽清楚了。
陸務見之,忽而舉起右手,朗聲道:“既然如此,就讓天下看看,我趙宋王朝文冠七朝之風采;就讓世人看看,我趙宋學子年少英雄之風采。我在此宣佈,鳳梧祭典,最終關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