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胡不說?《過客傳·廟主》
………………………………………………………………
沒有敲門進來的兩人,是兩名小孩,而其氣喘不已的模樣,倒讓房內四人頗為吃驚。
那兩名小孩,正是呂緲影原來的小侍女菜包子和新收的小侍從小苗兒。
小苗兒自從被凌浪涯救出來之後,見到了那個曾經和他一起共患難的糟乞丐。當場,兩個大小乞丐並沒有抱頭相擁,而是大喜過往。
對於他們這些混跡在最低端的乞丐而言,只要活著,那麼什麼傷害都不重要,更何況只是區區地被關押了一段時間。可以說,在眾多被拐走的孩童之中,唯有小苗兒的心態最好,也最不在乎,幾乎沒有任何的後遺症影響。
和莫大膽的女兒還有老漁翁的兒女相比,小苗兒幾乎就和沒事一樣,很快就活蹦亂跳起來,甚至還有幾乎沒有劫後餘生的感慨。
大概是那些年以乞討為生的時光,讓這名孩子早已見慣了人間喜樂悲歡,其心態也是頗為看得開。
當時展候已經帶著五百官差,著手聯絡各孩童的家人,只是小苗兒卻是無父無母,只能任由他離去。小苗兒又是無家可歸之人,於是凌浪涯便把他帶回了樊樓。
不過,小苗兒吵著鬧著要回古廟一趟。在他看來,古廟廟主曾經收留他,可謂是對他有救命之恩,所以他必須得回去報平安。
但是凌浪涯等人有傷在身,不便行動之下,呂緲影便讓樊常掌櫃親自陪同小苗兒回一趟古廟。
當他見到廟主之後,廟主卻告訴他,由於古廟這幾天有重要事情要舉辦,不太方便讓他留在此處。既然樊樓願意收留他,那他不妨說幾句好話,暫且在樊樓幫忙,也好有個落腳的地方,不至於像以前一樣無家可歸。
當時陪同小苗兒一起回去的樊掌櫃,聽得廟主之言,在想到廟主的身份之後,便做主答應讓小苗兒居住在樊樓,並且讓他做點小事情,也當做是個幫手。
如此一來,小苗兒便名正言順地成為樊樓之人,恰好呂緲影又覺得這孩子機靈活潑,便讓她留在自己身邊,成為了菜包子一樣服侍自己的人。
菜包子和小苗兒年紀相當,本都屬於天真爛漫之輩,這兩天倒是混得頗為熟絡,絲毫沒有陌生的感覺。倒是兩人經常的鬥嘴和吵鬧,給這樊樓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一看到兩人大汗淋漓的表情,樊掌櫃不用猜就知道兩人又在搗蛋。
果然,一問之下,兩個天真的小孩便吐出了真言。
原來,是展候派人來找凌浪涯等人,恰好那官兵被兩個小孩看到,他們便搶著來報信。
兩人都想爭著搶先報信,便一路小跑穿過樊樓去找人,在廂房裡並沒有發現凌浪涯等人的蹤跡,打聽之下才知曉他們在此,又匆匆趕來,以至於兩人跑了一路,倒是累得不輕。
看到這兩個小孩,連這樣的報信都要鬥一場,眾人都不明白為何呂緲影偏偏要讓他們服侍自己,那豈不是找了一堆小冤家在身邊整天吵吵鬧鬧。
聽得他們的報信之後,樊掌櫃不想兩人再跑來跑去,便再派下人去把那報信的官差請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