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浪涯見他自報家門,愣在當場不說話,以為他是因為旁人的揶揄而在生悶氣,便代那人道歉了幾句,連忙言道失禮了。
他本不必道歉,只是說這句話的人是紀天,是曾經幫助過他的人。
就在此時,眾人終於等到了秦相的一句,“琴關已過,今日祭典到此結束;期待明日,萬千學子再現風采。”
言罷,在百姓的歡呼聲中,在學子的跪拜中,在百官的恭送中,站了數個時辰的國君趙霽,轉身回到了深宮之中。
這一日是鳳梧祭典的開幕,趙霽身為一國之君,自然得出來露個臉撐個場,不過往後數日就不需出現了,只要在祭典總決賽時再出來觀戰即可。真要他付出行動的祭祀,並不是明祭,而是不久後的暗祭。
好久沒見那個人了,不知道他現在如何。趙霽想到那個人,又轉念一想,罷了,先回去寫篇書法,抒發一下心中的感慨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百官雖國君散去,眾人雖意猶未盡,但也逐漸散去。
一時之間,除了依舊逗留在廣場附近霸佔位置的民眾,還有早已待命重新編排場地的工匠,其餘的人都逐漸散去。
凌浪涯正要離開時,胡虛早已跑了過來,忽而看到那熟悉的面孔,便揶揄道:“原來是樊樓輸了就跑的四大才子,不知道這回闖過這一關沒有?”
琴郎看了胡虛一眼,雖然他也是鍛紅錦袍,但並沒有認出他就是當天樊樓的中年人。此刻又被人揶揄,心中雖不喜但數日來已經習慣,循例作揖行李後便匆匆告辭。
胡虛還想再說幾句,卻被隔壁的紀天打斷了話語。紀天既然認得了凌浪涯,也就猜到了他是當時報名表上的另一個人胡虛。不過,他也絲毫不介意在旁人看來是陌生人,反而自來熟般地打起了招呼。
胡虛看著這個手執紙扇的少年,正疑惑是誰,待得聽得凌浪涯的解釋後,胡虛才明白他認識少年的經過。他本也是好結交朋友之人,雖然初次見面又是對手,但也不介意多一個朋友。
於是,邊說邊聊間,三人便往祭壇廣場外走去,待得走出了廣場的區域,卻看到了四道身影。
除了老張和兩個老漁翁之外,農夫莫大膽不知何時也趕了過來。
正當兩人開心之時,卻聽莫大膽悲痛地道:
“兩位公子,可否幫我一事,莫大膽願意以此生相報。”
——未完,待續——
喜歡百家祭請大家收藏:()百家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