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婦女哀怨嘆道:“也許是流年不利,這倒黴事總讓我們家碰上。先是我們兩家的兒女丟了,然後老李頭和老鄧頭,又裝什麼文人雅士跑去賞雪,在江邊遇見了十幾個歹徒在追殺一名公子和小姐。那兩個倒黴傢伙,差點就沒命回來。唉,我們怎麼就這麼倒黴。”
胡虛道:“那公子和小姐,長得什麼模樣,你可知道?”
中年婦女搖頭道:“我哪裡知道這許多,我當時心憂我家孩子,哪裡顧得聽他講自己逃出生天的壯舉。不過,後來他和我講,那公子是傳說中的修行者,厲害得很。我們這等凡夫俗子能夠一見,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他能夠逃回來,也是那位公子的幫助。聽他說,那公子確實是白衣白衫。對,就像這件衣服一樣。”說著,中年婦女指著那小毛驢背上搭著的意見白衣長袍。
那是凌浪涯的衣物,想來那人有很大可能是凌浪涯了。
胡虛再也坐不住,問道:“那李老人家現在何處,我想去尋他,可否告知。”
中年婦女長嘆一聲,道:“昨日他不管我生氣,跑去古廟待了一天,想來就是尋你吧。但是他沒尋著,今天一早就跑去老鄧頭家,說要再想辦法通知你。我想公子你能尋來,想來也是為那白衣公子。我也不是不懂人情之人,老李頭就在老鄧頭家,你且過去尋他吧。只是希望公子,倘若尋得人後,也讓老李頭快些回家,畢竟他的孩子也丟了,再不管會把我也丟了的。”
胡虛心中黯然,知道這種丟失孩子的傷痛,但此時凌浪涯似乎遇到危險,他也不猶豫。他道:“倘若我尋得我兄弟,一定回來相助你們,幫你們尋找孩子。”
說罷,胡虛再得知老鄧頭的訊息後,便騎著小毛驢往他家的方向去。
中年婦女坐在石磨旁,看著胡虛離去的身影,驀然又想到自己失蹤的兒子,瞬間又潸然淚下。
胡虛騎著小毛驢,沿著城南的小巷兜兜轉轉,但因為不認識路,還有幾次跑錯了方向。
城南之地,大多是普通市民聚居之地。在城南城門外,還有一大片官府為了祭典而搭建的戶外帳篷,以供到此的鄉民居住。如今,隨著祭典的開啟時日漸近,帳篷四處早已住滿了附近的鄉里。
老鄧頭的家其實距離老李頭家不遠,只是因為小巷子錯綜複雜,胡虛又不認識路,便花費多了一些時間。
胡虛好不容易找到老鄧頭家時,遠遠地就看到一群人圍在老鄧頭家門口。
那些人皆是穿著粗布衣裳,顯然都是附近的居民。胡虛想要進得去,只能下了小毛驢,硬生生地擠進去。
好不容易擠了進去後,只見茅屋門前的凳子上,坐著兩個老漁翁,顯然就是老李頭和老鄧頭。
在兩人身邊,還站立圍著數人,正在不斷問話。
那些人聽到身後的毛驢聲,回頭看到胡虛,驚喜說道:
“胡兄弟,原來你在此。”
——未完,待續——
喜歡百家祭請大家收藏:()百家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