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茶前,聽著蘇眉雪分析天下大勢,凌浪涯和胡虛受益匪淺。
待聽到蘇眉雪之言,凌浪涯脫口而出,道:“莫非外敵藏在南方十萬大山中?”
蘇眉雪點頭道:“沒錯,十萬大山,南蠻一族。其族雖教化不顯,然能在異獸肆虐的十萬大山生存不倒,盤踞多年,當不可小視。王宰相卻認為,若需北望天下,抵抗四朝,當先平南蠻之患,無後顧之憂。但趙宋國力薄弱,為改長期以來積貧積弱之弊,王宰相以青苗法、保甲法、將兵法等措施,大行變法圖強,初見成效之時,便征討南蠻,欲平定南方。此舉大動兵戈,置蒼生死活不顧,未免過於急功近利。”
凌浪涯沉思片刻,道:“如此看來,王宰相主戰,蘇老您就是主和,所以才會政見不一。”
蘇眉雪嘆道:“老夫原是主和一派的主事人,歸隱之後不管朝事久矣。王宰相其人行事雷厲風行,只求結果,不問手段,老夫當年無法阻止其與三教九流的小說家結下私盟,方選擇歸隱。數十年來,雙方小規模交戰數十次,各有勝負,但兵鋒之下,難免生靈塗炭。”
凌浪涯疑惑道:“結盟有何不可?”
胡虛解釋道:“自古修天道者,個體實力強大,怒則一方生靈滅。三教九流,皆是修天道者,實力更是深不可測。因此世有暗約,修天道者,不可對修人道者,行殺戮之事。否者,舉世討之。大概是南蠻一族,許有修天道者,但肯定亦有芸芸人道者。如今小說家參與戰爭,難保不對其動手。如此一來,就會毀了七朝之暗約,後果將不堪設想。”
蘇眉雪讚道:“確實如此。當下二十年一次的鳳梧祭典即將開啟,若老夫猜測不錯,王宰相當會以此為機,借小說家之力,大興兵事,欲要一舉定南蠻。但他擔心老夫出來阻止,所以才派門外之客到來。”
凌浪涯道:“這和鳳梧祭典,有何相關?”
蘇眉雪沉聲道:“皆因鳳梧祭典之主場地,就在十萬大山之中。”
凌浪涯恍然大悟,原來趙宋王朝與小說家結盟,借祭典之機,興兵南征。而蘇眉雪本為大學士,不在朝堂但餘威猶在,所以王宰相才要派人來,探他口風如何,方好行事。當下,凌浪涯道:“既然如此,蘇老何不讓他們進門,一問究竟,再做抉擇。畢竟終究只是猜測,無法證實。”
蘇眉雪沉吟片刻,道:“老夫對此事思慮甚多,本難以定奪,哪怕他們苦侯一月,也未曾答覆。而今兩位小友來此,老夫倒有了主意。也罷,叫他們進來吧。就讓老夫看看,王老頭欲要老夫所何。”
凌浪涯聽聞,便走出門外,見那管家數人依舊立於橋上,便拱手道:“各位,蘇老有請。”
那胡兄早已等得滿腹怨言,聽此頓時大喜,就要往門內走去,卻被管家王通一把拉住,並狠狠瞪一眼。王通躬身謝道:“謝蘇學士接見。”當下,他吩咐眾人仍於門外等候,思索片刻後,他低聲囑託胡兄數句,便帶他隨凌浪涯進門。
王通一進室內,見蘇眉雪坐於桌前,斟茶淺酌,欲要行禮之時,便聽蘇眉雪道:“老夫早已不是朝中人,行禮就不必了。管家有何要事,但說無妨。”
王通仍躬身道:“宰相有言,多年未見大學士,甚是想念,欲來此一聚,無奈俗事纏身,抽身不得,只好讓老奴代其問好。”
蘇眉雪揮手道:“繁瑣禮節便免了,老夫又不是不懂你家宰相為人,有事便說即可。”
王通思量片刻,道:“宰相有言,願求大學士一諾。若得一諾,必當感激涕零,來日重謝不已。”
“何諾?”
“終此一生,不插手鳳梧祭典之事。”
“為何?”
“為天下蒼生,為定國安邦,也為大學士。”
蘇眉雪沉默不語,白眉微皺,緊盯王通,欲要把其言深處之秘看穿。
堂內數人,鴉雀無聲,唯見茶氣氤氳,唯聞茶香嫋娜。
良久之後,蘇眉雪豁然大笑,郎聲道:“好一句為天下蒼生,為定國安邦,知我者王平圖也。想不到多年未見,他口才未絕,竟可把兵鋒之事,說得如此冠冕堂皇。”
那胡兄見蘇眉雪大笑,以為他已答應,心生喜悅,便不顧王通囑託,道:“那是,王宰相心懷天下,蘇大學士倘若答應,無論是宰相或家父,必當重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