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 > 第九十回 夜會鳳凰兒

第九十回 夜會鳳凰兒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紅樓之涵師兄來也 色淚 滿朝奸佞,你要我當千古一帝 冥王逼嫁:驅魔少女,Go! 紅樓後續 渡邪錄:翡翠夢境 太歲官婿 大唐第一臣 水滸大潑皮 北胤前傳 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 最強猛士之漢末崛起 布衣小書生 抗戰之扞衛者 大唐:從為李二批命開始 大唐:開局熊孩子,舉報親爹李二 三國之重生劉莽 宋吹 奇門現代錄 謀略南陳

漢軍騎兵礙於城外陷馬壕溝,再不能隨意出城攻擊鮮卑。徒困城中,看著段衝在郊外橫行。陸英與蒙遜等人仍然在各塢堡間往來傳訊,勸說百姓不要輕易出外送糧,以免無謂犧牲。

聽聞那韋謙回阿房城後,將邵安民所言告知其父,父親韋鍾羞愧自盡,韋謙趁機逃奔吳國。看來這對父子仁義羞恥之心未泯,尚不能歸為段衝同類。

這日又來到邵氏塢堡,正與邵安民議論韋氏父子。忽聽外面喊殺聲起,有巡防士卒來報,大批趙軍包圍了塢堡。

邵安民急忙登上門樓觀望,見四面八方無數步卒騎兵,將邵氏堡圍得水洩不通。趙將命堡主出來答話,不然一炷香之內就要踏平此地。

邵安民提一口氣,大聲道:“來將何人?是要逼我全堡附逆白虜嗎?”

趙軍中有一小將上前答道:“大趙後將軍韓公,率軍來問邵堡主,是要頑抗到底,還是順應天命,助我大趙?”

邵安民大笑道:“賊子也敢妄稱天命!老夫大國臣民,豈肯辱節事虜?我堡中老幼,人人不懼一死,唯獨不敢助紂為虐!”

領軍大將正是西趙後將軍韓延順,聞言大怒,下令即刻攻堡。趙軍有備而來,衝車、雲梯都隨軍攜帶。

塢堡畢竟比不得長安城高池深,在如此興師動眾之下,恐怕堅持不住半天。不知段衝為何如此重視邵安民,竟派出這樣的陣仗來對付一個小小塢堡。難道他決心將關中所有堡壁都夷為平地,要使出絕戶之計。

邵安民親自在壁壘上指揮抗敵,毫無退縮的意思。陸英對眾人言道:“趙軍破堡只在旦夕,堡中老弱婦孺屆時必將遭受荼毒,該當如何是好?”

沮渠蒙遜道:“大軍圍困,縱使想帶百姓離開,也不可能。如今之計,只有兄長突圍而出,搬請救兵,或許能救援此處。”

陸英搖頭道:“即使突圍出去,又有何處能派兵來救?長安自顧不暇,且距此頗遠,一來一回早誤了大事。”

沮渠蒙遜也知難辦,只有默然嘆息。眾人一籌莫展,面對西趙大軍,數人之力實在有限。陸英欲故技重施,擒住韓延順脅迫趙軍撤退,那主將卻不知藏身何處,就連方才上前答話,都是派人出列。

想必韓延順深深吸取了宿勤崇的教訓,是以絕不輕易露頭。現在也只有隨機應變,走一步看一步了。

趙軍攻城一個多時辰,已經攻破堡門,登上牆頭,四下進入堡中。堡主邵安民死於流矢之下,守堡士卒多半戰死。

陸英本以為趙軍破堡之後,定要屠殺百姓。不料段衝還有一絲人性,只是驅趕堡民往阿房城去,並未大開殺戒。既如此,陸英暫時放下擔憂,與沮渠蒙遜等人趁亂突走。

連續多日,韓延順、宿勤崇、段隨等西趙將領率兵四出,將長安附近堡壁十餘座悉數打破,遷移近萬堡民入阿房、咸陽二城。如此倒行逆施,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

陸英令蒙遜等人暫去終南山郭家堡躲避,他則喬裝改扮一番,裝作一個瘸腿少年,隨百姓混入阿房城。

再看此時的陸英,衣衫破爛,光著兩隻腳,拄著木棍,臉上髒兮兮,頭髮亂蓬蓬。便似一個流離失所的乞兒,誰也認不出是英俊倜儻的陸神仙。

進入城中,見舊宮苑中大興土木,驅趕壯丁如豬狗。搬運木石,燒製磚瓦,苦役之下人人面有菜色。

略微俊俏的女子與少年,一進城就被段衝近侍挑走,待偽帝選完,再分賜眾臣。留下相貌平庸及年老的女子打入軍營洗衣做飯,男子則去建造宮殿。

老病弱小實在不堪驅使的,便押在城牆下牲畜圈中監禁,生死不管。

陸英相貌“醜陋”,渾身又髒又臭,還瘸了一條腿,屬於無用之人。被打入馬圈,與一群走不動路的老頭在一塊。

陸英暗暗後悔,若是現了本來面貌,能不能得以接近段衝。不過他馬上就打消了這個念頭,渾身一震惡寒。自己豈能像段衝一般以色娛人,就算只是為了去刺殺段衝,想想仍覺噁心。

夜間,陸英逃出馬圈,悄悄來到段衝“皇宮”附近,趙軍在阿房城中從未遇到敵情,是以防備甚為鬆弛。

說是皇宮,其實就是當年皇家別苑的一處寺觀,段衝略加修葺,便暫作宮城之用。他春來大修宮室,也是覺得現在所居太過窄小,顯示不出帝王氣派。陸英藏在牆外一株柏樹上,觀察著宮中地理路徑。

有兩名巡夜禁軍偷懶,正巧過來躲在樹下休息。其中一人道:“段二,你說皇帝抓了這麼多民夫來重建宮殿,是不是不想回冀州去了?難道要一直在這關中待下去嗎?”

那段二悄聲道:“誰說不是啊!皇上在此待得倒是快活,可苦了我們鮮卑族人。連年征戰,不知多少人拋屍異鄉。”

第一個說話的人又道:“聽說趙王殿下在河北已經收復了全部故土,只有鄴都一城還有蒲丕死守。我們若是隨著趙王殿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如今怕是也能做個偏將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段二道:“慕輿鵬你小聲點!皇上不喜別人談論趙王,當心把你抓去割了舌頭!”

那慕輿鵬道:“哼!皇帝就是怕回了河北,做不成他的皇帝。卻拉著我等幾萬人在此受苦,恐怕將來一個個都死無葬身之地……”

段二嘆息一聲道:“我十三歲被遷徙到華陰,父母在途中病死,兄弟姐妹幼小,這麼多年在一起吃了多少苦……本來指望跟著將軍們打回老家,去祖宗墳上磕個頭,也好讓他們知道還有這麼個不成器的子孫……如今也不知兄弟們還活著沒有,妹妹們有沒有回河北……”說著說著不由潸然淚下。

慕輿鵬道:“你兩個兄弟跟著慕容永將軍,應該不會丟了性命……只是我那老母親還在河東受苦,如今不用說冀州,便是老母也難得見面,真不知道繼續打下去有什麼意義……”

段二又道:“只盼皇上能改變心意,帶我們重回家園,死也勝過拋屍他鄉!”

兩人相對垂淚,心中思念故土親人,聽得陸英也不禁慼慼。

不論何種何族百姓,只是帝王將相貪名逐利的工具罷了。都說五胡亂華,匈奴與羯人如今種類殆盡,中原大地哪裡還有他們存身之地。

雖然劉氏、石氏禍亂中華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卻也相繼身死族滅,亂得又豈止是華夏而已。

鮮卑、氐人輪番登場,趙國漢國幾十年征戰不休,也不過在浩瀚史冊上留下幾個姓名。至於數百萬平民,死於兵戈戰亂,死於飢貧凍餒,又何可勝記!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