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一路往南,隨意遊賞山川河澤,經吳郡諸縣,這一日到了錢塘江畔。此江又名浙江、漸水、富春江,流經錢塘縣南後稱作錢塘江,江面逐漸開闊,往東注於大海。陸英與朱琳琳第一次來到此地,臨江遠眺,不禁胸懷舒暢,中心開朗。
此時江邊並無渡船,楊子猷正自奇怪,往日熙攘的渡口為何空無一人。卻見上游馳來三五艘快船,船上都是持戈武士,每船七八名,船頭為首立著一武官,兩襠革甲褲褶戎服,腰懸環首刀。
三人頗覺詭異,此處並無戰爭,也未聽聞有叛匪起義,何故軍卒將民船都徵召了去。
猶疑間,那武官身後閃出一人,開口喊道:“朱姑娘,要渡江嗎?我可以渡你過去!”陸英、朱琳琳定睛看時,不是王仲玠是誰。
朱琳琳氣得七竅生煙,彎腰在河灘撿了一塊石子,劈頭蓋臉就扔了過去。陸英驚訝發現,這一擲去勢快逾電光火石,穩如離弦之箭,隱隱有上乘暗器的勁道。
那王仲玠正在得意傻笑,忽然間飛石已到近前,嚇得他大喊一聲,一彎腰差點栽進水裡。
本來就算他彎腰躲避也已來不及,但他身旁武官倏然拔刀,急急格擋,“當”的一聲石子打在刀面上,火花四濺。那武官手中刀拿捏不住,應聲落在船頭,差點當場給王仲玠送走。
王仲玠被身旁軍卒一把拉住,好容易直起身來,怒道:“姓陸的,你竟敢暗算本公子!陳屯將,那個道士擅使妖法,你等千萬當心,不必跟他廢話,可就地格殺!”
這姓陳的武官是當地守軍屯將,名陳文霸,出身庶族,投軍十數年,到如今手下指揮兩隊兵卒,大約一百人。為了巴結當朝倖臣王國寶,不惜私自調動軍士,將渡口船隻盡數徵用,停靠在上游三十里處,又親自帶兵隨王仲玠來此捉人。
王仲玠稱有一名道士,得罪了會稽王,畏罪潛逃,還拐帶了建鄴朱家大小姐。陳屯將也不去分辨他所言真假,至少他身上有王國寶輔國將軍的印信,還有王大人與會稽王的往來文書,必是王家公子無疑。只要傍上了會稽王這棵大樹,何愁不飛黃騰達。
陳文霸惱恨地撿起環首刀,眼中怒火燃燒,瞪著陸英喝道:“殺!”
此時快船已靠近渡口,三十餘名軍卒嗷嗷喊著衝上岸來,五人一排橫擔長戈,結陣衝向陸英。陸英冷冷一笑,也不多話,上前幾步,左手袍袖揮動盪開戈峰,右手中拂塵上刺下掃,第一排軍卒或捂臉、或捧腹盡皆倒地不起。
陸英腳步不停,故技重施,又將二三排軍卒一一放倒。後面三排兵丁見這道士果然會妖法,顧不得屯將軍令,轉頭四散奔逃。
那陳文霸看到三十餘名健卒頃刻間傷的傷散的散,不由惱羞成怒,舞動環首大刀跳上岸殺來。
陸英待他近前,拂塵揚起,先打在他手腕之上,陳文霸吃痛握不住刀,眼看著大刀脫手飛出。他倒也是個勇悍男兒,仗著衝勁繼續往前,張開雙臂想要將陸英抱住。
陸英拂塵空中一轉,啪地打中他右臉,立時鮮血飛濺。誰知陳文霸仍然不管不顧要撲陸英。拂塵絲線擰作一股,借勢纏在他頸上,陸英用力一牽,陳文霸如蠻牛般的身軀騰空而起,直直墜入錢塘江中。
王仲玠見勢不好,慌忙想逃走,可惜船上只剩他一人。他自幼錦衣玉食,雖長在江南水鄉之地,卻哪裡會擺舟。
那快船離了堤岸,春江水急,將他連人帶船順流漂下。王仲玠感知船越來越往東去,惶惶然大喊道:
“朱小姐救我,我不會游泳!快救我,不然要漂到海里去了!朱小姐,陸道長,我不敢了!快救我!”
楊子猷開懷笑道:“你且去欣賞一番大海波濤,等到仲秋錢塘回潮之時,便能回來了。”
陸英、朱琳琳盡皆好笑,但即使想救他,也無能為力,何況如此可惡之人,救他何為!那陳文霸倒是會水,在江中掙扎了一陣,到了下游數百步處,方爬上岸來。此時他再不敢尋陸英麻煩,只盼儘快找到人來搭救王公子,將功贖過。
三人跳上一艘快船,只有陸英會划船,於是他搖起槳來,橫渡錢塘江。過江之後,仍需六七十里可到會稽郡山陰城。好在此地水網縱橫交通,自可泛舟而往。
會稽郡山野田澤大多為朝中高門開闢的產業,如楊家、謝家、王家等都有許多莊園田產。蘭亭集會便在山陰之南,可知世族望姓多在此地悠遊頤養,殖產興利。家族中俊傑在建鄴做官,子弟閒散人員則在會稽開發經濟。
只因三吳之地及建鄴周邊是江東本土世族久居之處,衣冠南渡之族自不能與其爭利,便過錢塘江,向東南臨海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