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先生見她有意去追男嬰,只得從後攆上,少不得豁出情面,與她見個真章。兩人一前一後追了二里地,不見了那架馬車,卻有一人笑盈盈站在前路,目光只盯著蘇先生懷中女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玉英口中斥道:“閃開!”說話時腳下未做停留,雙掌一分,就向那人胸口推去。那人不言不動,眼光仍是盯著女嬰,只把袍袖一裹,玉英真人兩隻手掌全被他囊入袖中。玉英惱羞成怒,亟要抬腿踢他下盤。
蘇先生認出來人,高聲喝道:“玉英住手!”玉英被他一喝,顯然吃驚非小,不禁愣在當地,不知如何是好。
來人正是前月在鬱洲山面見蘇先生之人,他一舒袍袖,玉英真人被掀出數步。那人掃一眼女道姑通紅的面龐,笑道:“兩位,那男孩自有他的命數,不是你們該操心的。還是各自安心歸去罷!”
蘇先生疑惑不定,良久才沉聲道:“好!”言罷再不遲疑,轉身往東行去。玉英真人若有所失,悵然自語道:“我該回哪裡去……”
三、中嶽嵩高,峻極峰
嵩山為五嶽之中。詩經大雅有詩曰,嵩高維嶽,峻極於天。秦時即在黃蓋峰下建太室祠,漢武帝劉徹增廣其制,殿閣樓臺相望,飛薨映日,傑閣聯雲。
相傳女媧補天后就長眠於太室山顛,故有群峰如少女睡臥之比。而峻極峰腳下將軍柏,相傳為武帝劉徹所封,三顆大柏樹分別稱大將軍、二將軍、三將軍。一位十二三歲少年坐在柏樹下,微笑望著來人,他不主動開口,來人乃道:“小毛頭,你師長何在?”
少年笑道:“老仙長,你從哪來,有何貴幹?”來人一身道袍,鬚髮如雪,面色溫和,看著怕不有近百歲高齡。也不知哪座仙山的真人,何處洞府的神仙。
他見少年伶俐有趣,也笑道:“小毛頭,我找你家師長有事相詢,快帶我去!”少年道:“老頭子或是上山打柴,或是下湖捉魚,卻教我哪裡尋去?”
老道長搖頭道:“你這小鬼……我聽聞此處有高人獨臥,指點江山,操弄寰宇,尋了幾十年才尋到這裡。你就替我跑跑腿,又有何難!”
少年仍笑道:“哪有什麼高人!那個老頭子不過會兩手拳腳,跟老仙長您比起來,哪裡都不如……”老道長跺腳道:“你怎得如此夾纏不清,惹我火了,當心抽你屁股……”
少年一跳起身,跑開幾步道:“來呀,能追上我,算你厲害!”老道長無奈搖搖頭,實在跟這毛頭小子講不清,只得轉身踽踽往峻極峰攀去。
正此之時,從山脊草木之上疾奔來一人,此人當早過花甲之齡,一身粗布衣裳,腳踩麻屩,頭戴布巾,身長矯捷,短鬚如戟。如飛鴻鶩影倏忽而至,見到老道長二話不說,舉手就是連環三掌。
一掌至前,老道長衣袍鼓盪,也不見他舉手抬臂,兩手拱在袖中往外一讓,就見周遭十丈內花草倒伏,砂礫碎石漫空飄零。
老道長才叫聲好,第二掌又至身前。他伸出左手,當空畫個圓圈,將綿綿罡風圈在袖內,右手從下至上一舉,袖中罡氣如蛟龍湧出,正與布衣短鬚之人第三掌接在一處。
天地萬物彷彿驟然停滯,方才倒伏又反彈的花草,飛至半空不及落地的碎石,好似有一瞬變成了一幅紙上丹青。
少頃,老道長收回雙手,捋須笑道:“好身手,好內力!貧道行走江湖近百年,還從未遇如此敵手!”那短鬚布衣人立定腳步,冷哼一聲道:“葛先生,名不虛傳。”
方才那個十二三歲少年,笑嘻嘻走上前道:“老仙長,我說了還是你更勝一籌,卻不信我!”
老道長望他一眼,搖頭莞爾道:“若依鳳邑凌雲閣論法,你師長該當算上品入神再上,可惜貧道不知陸家小子如何取名,也不好亂言。”
少年笑道:“那您該算什麼品?上上怎麼稱號?”老道長嘆道:“此等俗事,於我何干!”
少年笑道:“世人皆以為入神便是登峰造極,豈知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能言之品,便不算上品!”
老道長拊掌大笑,轉身往山下走去,再不與這對老少接一言。
喜歡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請大家收藏:()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