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蜀山一眾長老就希望對方能借助聖心蓮的力量治癒傷勢,可是老頭子言辭拒絕了,說什麼指標不治本,壓根沒用。
這次,說什麼也不能由著對方了。
月明星稀,夜裡的風很是涼爽,習慣抱著劍睡覺的他,不知為何有些近鄉心怯,怎麼也睡不著。
習慣性的翻出“淨”字功法揣摩。
得益於此功法法的強大,他的修煉速度已經比其他人快上了無數倍,這才能夠在這種年紀修煉到抱元境中期。
沒錯,他又突破了。
從抱元境初期突破到了中期,還算湊合,畢竟有他自身壓制速度的原因,不然早就突破了。
道家的修煉講究順其自然,無慾無求方是正解,有太多的雜念是不適合修煉蜀山功法的。
所以說,歷代蜀山傑出者,無不是性格堅毅之輩。
不是逍遙自在,就是大智大勇。
前者,諸如蜀山外門弟子李三思,雖為外門弟子,可名聲極大,家住餘杭,多在渝州闖蕩,年紀輕輕,去年就已經突破至抱元境修為,算是年青一代中的翹楚。
當然,再過幾年,或者十幾年,後面還會出現一二人,如酒劍仙、李逍遙之流。
至於後者,姜玄天算一個,只可惜功敗垂成,在最後失敗了。
未來的他,也算一個。
他下山的時候,是懷著恩師的寄託,自信滿滿。
可紅塵又豈是那麼容易走出來的。
可他硬是從貪戀中勘破,最後湖邊證道,震驚天下。
沒有大智大勇的辦不到的。
正如同後期的酒劍仙,他真的不能得道嗎?
當然不是。
殷若拙那時也對他說過,若是他可以放下,得道,就在眼前。
只可惜,他貪戀紅塵。
他沒有那個勇氣,沒有勇氣放棄一切。
“上善若水。”
現在的他還可以嗎?
按理說,水之道應該是他最容易領悟的一條道路。
也是最可靠的一條修煉之路。
畢竟。
從他最先修煉的玄元天水絕就可以看出,關於水屬性的功法,蜀山有很多。
以此為切點,想必會更輕鬆一些。
可是,他的腦子有些雜亂。
以前,如同他練劍的時候一樣,很多理論思想都在干擾他的修煉,以至於他可以很容易將各種劍術煉製大成,卻不能圓滿。
可是,在識海里形成了心劍之後,這種情況已經大大緩解了,至少不會影響他正常參悟劍道了。
心劍總能吸收玩伴劍法化為己用,反饋自身。
修煉上其實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