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洲土地廣袤,縱橫不知有幾萬裡也。
如此大的地方,靈氣分佈並不均勻,只有東北部,中部和西南部三處,靈氣最為豐裕。
東洲的修仙宗門便集中在這三處地界,並把這三個地方稱之為:東陵界,中山界和南豐界。
桐廬山坐落於東陵界中央,山勢險峻,鍾靈秀麗,靈石礦藏豐富,非常適宜靈草靈獸生息繁衍,地理條件可謂得天獨厚,曾經是修仙門派桐廬宗的宗門寶地。
自從桐廬宗在兩百年前被靈山宗滅掉之後,此山便成為了靈山宗的分部所在。
經過多年發展,靈山宗桐廬山分部已經發展成擁有弟子上萬,築基修士過百,並有金丹修士坐鎮的龐大分支,比起靈山宗本部亦不遜色多少。
“果然還是被佔了去……”李錚望著遠處的山峰,搖頭苦笑道。
桐廬山西麓有座坊市,他於數日前來到這裡,經過一番打聽,得知了桐廬山如今的現狀。
根據周稠芳交給他的藏寶圖,宗門遺寶藏在桐廬山十九峰的獨照峰,但是自從靈山宗佔據此地,便將護山大陣佈置得如同鐵桶一般,別說去獨照峰,就是想要進山都是奢望。
要不要幫金煞島上的修士們脫困?
李錚一直在猶豫,但此時已經有了決定。
自從踏上東洲的土地,每當夜深人靜之時,李錚總會想起金煞島上修士們的“慘狀”。甚至在夢裡,也時常有一個聲音對他說:“你這下好了,一個人到了東洲,逍遙快活,不管你的師長兄弟了嗎?”
“哼,桐廬宗都沒了,他們算什麼師長兄弟?”李錚在夢裡回答道。
“那也是同一個宗門的後代,別忘了,就連你的鑄體訣也是宗門之物……”
李錚很想甩掉這個念頭,但每當他修煉的時候,這個念頭就悄無聲息地跑出來攪和,漸漸成了他的一個心魔。
修道講究了卻因果,心無掛礙,也許換成一個寡恩薄義之人,這根本不算什麼,可惜自己不是這樣的人……
“唉,看來自己還是不夠狠啊!”李錚思量再三,決定不管能不能做到,至少要做出努力,把宗門的遺物取出來。
說來也怪,當他做出這個決定後,心中便再無困擾,重新獲得平靜。
想要取得宗門遺物,必入桐廬山!
但李錚不是靈山宗弟子,也不可能拜入靈山宗,畢竟他是體修,已經不可能改換功法。想要進入靈山宗,只有一條路:加入供奉堂。
李錚打聽到靈山宗除了有眾多門徒,以及宗門家族的凡人雜役外,還有一個地方叫供奉堂。
供奉堂專門招收宗門外人士,靈山宗出“錢”,供奉堂出力,類似於僱傭關係,而非道法傳承。
李錚理解供奉就是靈山宗的僱傭兵、打手、顧問,專門做一些宗門不方便做的“髒活”,或者風險很大的任務。
供奉堂以散修為主,也有少量其它宗門的修士來此任職。
所謂散修,指的是無門無派的修士。
散修的來歷多種多樣,大部分散修都是因為天生靈根低劣,沒有宗門願意接收,偶爾得到傳承之後自行修煉的修士。
也有的散修原本屬於某個宗門,但宗門被滅了,被動成為散修。
其實這麼算起來,李錚也是散修。
散修在修仙界相當弱勢,沒有宗門扶持,意味著所有資源都要自己獲取,甚至連修行功法也沒有。
修仙界有一句話叫“散修難為”,說的就是散修生存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