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戶部,並沒有說誰貪墨了,是戶部文書失職,做錯了賬本,戶部理因就這麼多糧草。
吏部那邊舉薦人不當,自然會也受責罰。
可這失察之罪便是小了,敲打了兩位尚書,又挪了一下他們的權,給了下頭的侍郎。
兩部尚書,這是撿了一條命,自然不敢多言,乖乖的配合侍郎。
估摸著,就等著他們再出錯,這次被點名的侍郎便名正言順的上來了。
若是識趣的,等著合適的時間,告老還鄉,也保的自己的顏面性命,留的朝堂一片祥和。
這也就罷了,只是這事關民生的糧草,皇帝卻只能是有多少撥多少了,若是不夠的,只能委屈的百姓了。
一把大火,即便是因為下著大雨沒有燒乾淨,可那被煙火燻的哪裡還能再入口。
可用的,不過是戶部又調出來的那一點點,如何夠用。
且就這一點,能平安到南邊的也不知道有多少。
原本那邊的人受了災得了病,正等著朝廷呢,結果這不是寒了人家的心。
那些人若是不願意,怕是會造反。
屆時,不定只能武力所壓,若是處理好便罷了,處理不好回來沒有功勞,反而有罪。
咱們這看似賢明的君主回來了,可實際上呢,只顧著排除異己,削權。
這使臣還沒到呢,便出這般么蛾子,等著使臣順利離開,將士無用,怕才會是皇帝開刀闊斧大做的時候。
只是這話,顧夭夭沒明說,只在心裡唸叨罷了。
將朝堂的事說完後,顧父才又看向顧夭夭,“一定要好好的。”
顧夭夭鄭重的點頭,就差來個發誓了。
一家人正說著話,下頭的人過來傳信,說是靖王在外頭了。
許是上次得了教訓了,這次靖王卻沒有再硬闖,而是,按照規矩送上了帖子。
點名,要見顧大伯,說是有大事商議。
顧家與他能有什麼大事好商議的,顧父想也沒想,便替顧大伯說了不見。
顧大伯嘴唇動了動,看了顧父兩眼,到底沒說出話來。
顧明慧聽得靖王過來,臉色瞬間便沉了下來,坐在椅子上明顯有些焦躁。
顧夭夭拉住了顧明慧的手,“他這次,定不敢亂來的。”
不然,也不會守規矩,皇帝親自上手,免得靖王出亂子,定然會囑咐他不許多事。
這邊小廝傳話沒多久,又快步跑了過來,看著主子們的臉色不對,有些猶豫,可想著畢竟是王爺的話,也不能不聽。
只得硬著頭皮說道,“靖王殿下,殿下說,他聽聞顧家曾開過茶樓,他,他說,想與顧家說道說道。”
小廝自是不會知曉這裡頭的道道,只覺得靖王這沒頭沒惱的話,定然是別有深意。
果不其然,他說完後顧家主子的臉色均變了,而後齊刷刷的都看向顧大伯。
顧大伯驚的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你再說一句?”
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待小廝又重複了一遍,顧大伯只覺得眼前一黑,直接跌坐回椅子上。
能提的上的茶樓的事,只有上次,被顧老太太放火燒的那個。
喜歡拒絕嫁給權臣後請大家收藏:()拒絕嫁給權臣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