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起步階段,可以看出修真者的種種跡象,鑄造身體基礎,用內視之術可見體內丹田位置有發光的蓮子形物體發育。築基就是大道之基,對修士未來的成就有著巨大的影響。
築基有好有差,區別只是對於大道的理解。
關於對天地萬物的理解程度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築基。
並且,根據各人領悟到的規則不同,築的基也不盡相同。
例如,假如一名修士對空間的理解遠超常人,那麼他的築基屬性就是“空間”!
趙大通所修煉之道為正義之道,所以他對‘浩然正氣’比較精通。
他修的就是一身正氣,其大道之基便非常穩固。
這幾日他已經感受到了突破的契機,加上須臾山靈氣充沛,且無外力干擾,終於在此時進入了正式突破的過程。
雖然此山爭鬥者較少,但是趙小刀,白超峰和江忘川還是要替趙大通護法,以防萬一。
所謂護法,並不是單指防止外力侵擾,也是預防對方突破失敗所造成的損傷,可以及時對突破者施以援手。
是的,修煉者每一次突破都不是一定成功的。
等級低者突破失敗率很小,越是修為境界高的,突破的成功率就越低。
因此,修行是一段及其困難的過程。
築基之後是開光,達到這一境界的修士,能看到凡人所看不見的,堪破紅塵。
開光即開悟,乃悟性開竅之意。達到此境界者會對世間萬物有不同的理解。
有這麼一句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天才與凡人的分水嶺,開光也叫開悟,至於對悟性的提升具體有多少往往不一而足。
古人常說“五十而知天命”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留一線生機。那遁去的一就是道。
至於對“五十”這個大圓滿數的理解,也許就是“知天命”,也就是開光成功的訊號。
所以,開光之境界是對於道心的穩固,法力上提升效果甚微,也可以理解成對築基的再次穩固。
而對於趙大通這種重新修煉一次的人來說,從築基到開光的過程便沒有太困難,畢竟他早就領悟了自己心中的道。
若是修行新人無法明確自己的道心,就很有可能走火入魔,墮入魔道。
這修行的過程,就是機緣與危險同時相伴。
在趙大通閉關靜修的這幾日,白超峰曾與江忘川談論了關於修行的一些東西。
對於修行的道理,江忘川其實不是一竅不通,而是他發現自己無法用這種方式修煉,不能用這樣的修行方法提升自己的修為。
他目前只知道,只有覺醒天罡地煞法術,自己的實力才能夠提升。
只有一次次被痛擊,被打的生不如死,他的鐵棒之驅才能更堅挺。
所以,他的修煉方式就是不斷地磨練自己,在一次次劫難中領悟自己的道,在一次次戰鬥中提升自己的修為。
或許,這便是如意之道的真正意義。
所謂如意七十二,只是通天石碑曾經舊主的一句戲言。
按江忘川的理解,應稱作是如意108,天罡地煞完整無缺才是圓滿,才是真正的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