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津!
徐晃站在河岸,凝視著對面的敵軍。
一連幾天,對方都沒有任何的動靜,這讓他十分的疑惑。
敵人的兵力是徐晃的三十倍,理應迅速渡河,搶佔南岸才是。
為何一直按兵不動呢?
徐晃有些不解。
不過敵不動,他也不會動,畢竟他是守方。
就在這時,對岸飄過來一個小筏子,上面有幾個士卒,為首的一個上面挑著一個信使標誌的小旗子。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見小筏子上面計程車卒並沒攜帶兵器,南岸的守軍也就放他們上來了。
“將軍!”
一名將領來到了徐晃的面前。
“對岸有使者過來,說是將軍的故人。有事情要見將軍。”
是楊奉的人!
徐晃心中早就猜到了一些,道:“讓他們過來吧!”
其實在河東的時候,徐晃跟楊奉的關係極佳,辭官在家的時候楊奉還多次接濟徐晃,就連上京參加群英會的路費也是楊奉出的。
世事多變,徐晃進京受到了李壞的青睞,成為了大漢的官員,楊奉則聚眾造反成了白波軍的渠帥。
對於楊奉這個人,徐晃還是很感激的。
但是感激歸感激,在大義上,徐晃沒有絲毫的動搖。
少傾,一名中年人來到了徐晃的面前。
“公明,還認得故人否?”
此人名叫宋果,是楊奉的心腹。
原來是宋先生!
徐晃抱了抱拳。
在河東的時候,他與宋果也見過幾次。
見到徐晃對自己還算熱情,宋果一顆心也就放鬆了下來。
談起以前的事情,徐晃唏噓了幾句,再次感謝楊奉的恩情。
宋果心中一喜,低聲道:“公明,宋某這次來,有幾句體己的話想跟你說。”
說著左右看了幾眼,意思是私下裡說。
徐晃微微一笑,道:“宋先生但說無妨,軍中沒有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