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隸校尉衙門。
李壞正在跟賈詡秉燭夜談。
不出意外的話,董卓很快就會遷往長安,皇帝和群臣已經那些世家大族也都會跟著去。
按照之前的約定,董卓會把洛陽的幾十萬百姓留給李壞。
不過在此之前,西涼軍自然會帶走一切能夠帶走的東西,比如國庫的錢財、軍械和糧食。
別的倒也罷了。
袁紹等人突發暴亂,洛陽周邊也受到了影響,糧食原本就很緊張。
一旦西涼軍攜帶糧食撤出後,整個洛陽幾十萬百姓就面臨著斷糧的兇險。
這應該是李壞接手洛陽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幾十萬人,幾十萬張嘴巴。
一想到這裡,李壞就有些頭痛。
如果這個問題不能解決,這幾十萬人就能把李壞給吃了。
“我們手上還有多少糧食?”
李壞問道。
大亂未至時,李壞曾經未雨綢繆,變賣家產買了一些糧食,再加上前段時間出徵前,李儒答應給他撥付的十萬石賑災糧。金吾衛營地裡是有些糧食儲備的。
還有十五六萬石!
冷秋拿出賬本算了一下。
十五六萬嗎?
也就夠三千人一年的口糧。
這還只算軍隊,沒有把洛陽的百姓都算上。
如果加上幾十萬百姓,所缺的糧食是個天文數字。
文和,你有什麼辦法?
李壞忽然問道。
這種事情,他也沒什麼好辦法,只得寄希望與賈詡。
賈詡略一沉思,道:“洛陽之亂,斷了京畿的糧路。如今之計,也只有搶!”
搶?
聽到賈詡這麼說,李壞愣了一下,有些不解的看著他。
賈詡指著地圖上的地形道:“洛水周邊都是大片的良田,眼下還不到秋收的時候。只是這些良田的主人都是那些達官貴人。若是他們被董卓脅迫到長安,這些良田是帶不走的,但他們一定會想辦法把糧食帶走。所以我們要先下手為強,發動洛陽百姓搶割那些糧食。只有把這些糧食搶到手中,才可以支撐一段時間。”
李壞嚇了一跳。
不愧是老狐狸,走的不是尋常路,一出手就是搶。
細細想來也真是這麼回事。
若是不搶,這些糧食一定會被那些達官貴人帶走。
若是不搶,洛陽的百姓就沒有飯吃。
“不僅是洛水,周邊的潁川、河東、河內,以及南陽,大部分地方都遭受了黃巾之亂。很多地都荒廢了。將軍應該派出一部分人去搶收這些無主的糧食。”
賈詡補充道。
這也是個辦法。
李壞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