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這才點了點頭,拂袖離開了。
現在一切都在他的計劃之中,接下來他要儘快的勸董卓遷都。
走出小院後,王允臉色立即沉了下來。
“來人,送信給皇甫嵩和朱儁,就說老夫想見他們。”
皇甫嵩和朱儁敗走洛陽後,一直屯兵在洛陽周邊,他們雖然不贊同董卓,但也不想因為此事讓洛陽再次陷入動亂,所以對袁紹等人的邀請也一直置之不理。
不過二人卻和王允一直有聯絡。
在對付董卓的事情上,三人還算有默契的,二人手上尚有一兩萬兵馬,這也是王允唯一有把握動用的力量。
……
三日後,李壞大軍終於來到了泗水關。
李肅急忙出關,親自迎接李壞等人進入關卡。
拜見右軍大人!
李肅抱了抱拳。
他是虎賁中郎將,李壞可是右將軍,官職遠在他之上。
再說華雄一死,泗水關搖搖欲墜,李肅早就有些膽寒了。
李壞來了,李肅急忙把守關的任務讓了出去。
李將軍辛苦了!
李壞點了點頭。
對於這個李肅,他還是有些印象的。
演義中的李肅一直作為說通呂布投誠的小人物出現,呂布投誠西涼之後,李肅也就沒有任何的表現。
實際上這個李肅確實將門之後,官職也遠在呂布之上。不僅如此,李肅的武藝也不再呂布之下,只可惜董卓得到呂布之後,就疏遠了李肅。
李肅對此也多有怨言。
最終死於呂布之手。
李壞接手了泗水關的防務之後,帶著手下在關卡上巡視了一番。
李肅親自作陪。
泗水關位置險要,易守難攻。雖然只有一萬人馬,但憑藉關卡,袁術和孫堅聯手一時間也很難打下來。
走了一圈,李壞問起孫堅軍的兵力配置極其戰鬥力。
李肅也一一回答了。
聽到李肅的回答,李壞就知道這個人不是平庸之輩,至少對敵人的實力瞭解的十分詳細。
李壞敢肯定,就算自己不來,這個李肅也能守住泗水關。
也是個被演義埋沒的人才啊。
想到這裡,李壞忽然動了招募的心思。
“聽聞李中郎是飛將軍李廣之後?”
李壞問道。
他也是自從一些野史中瞭解到李肅的出身。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