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哼了一聲,道:“那些百姓如草芥耳,能鬧出什麼亂子。就算真的亂起來,本將軍只需三千兵馬,就能蕩平他們。”
他倒是信心百倍。
不錯!
郭汜也笑道:“他們能夠活命已經是天大的恩典了,還想鬧事?那也要問過本將軍手中的刀答不答應。”
若不是李壞的阻撓,他們早就血洗洛陽城了,城內的大戶小戶有一個算一個,哪個也跑不了。
造反?
行啊!
這些西涼將領還覺得洗劫力度不夠,讓一些小魚小蝦漏網了。
如果讓他們再來一次,他們自然十分的樂意。
蔡邕臉色難看,不過仍然抱了抱拳。
“文優,你是文人,應當知道民心所向。大亂過後,正是相國大人獲取民心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對他們不聞不問,豈不是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這番話是跟李儒說的。
蔡邕也知道在西涼軍陣營裡,李儒還算個明白人。
至於李傕和郭汜之流,蔡邕根本沒當正常人看。
李儒也皺了皺眉。
他知道蔡邕說的不錯。
安頓百姓補齊衙門官員,這都需要大量的錢財。
董卓又豈會把錢用在這些無用百姓的身上?
如果是軍務也就罷了,大家湊一湊也就是了,畢竟前段時間大家也都撈了一些。
但誰也不會把錢用在這種地方的。
“伯喈先生,這件事急不得!”
李儒委婉的說道。
為了籌集前線的錢糧,他已經竭盡全力了,也沒有餘力幫助蔡邕了。
文優,你……
蔡邕沒想到李儒也會這麼說,一時間無言以對。
科舉取士也是二人一起弄出來的,蔡邕一度對這個李儒也十分的欣賞,認為他是董卓陣營了少數不多的明白人。
好了好了!
董卓岔開了話題,道:“這些人先放到一邊,說說另一件事吧。老夫想遷都長安,大家一下如何?”
什麼?
聽到這話,眾人有些不理解。
好端端的為啥要遷都?
蔡邕更是目瞪口呆。
董卓這又是要鬧哪一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