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心中暗喜,嘴上卻道:“你怎麼能這麼說。這些都是盟軍的英雄,能夠在群英會留下大名,那是我們盟軍的驕傲。大漢的未來都要靠他們才行。再說除掉董卓需要咱們大家共同努力,也不是他們幾個人能夠做成的。”
孫堅這是火上澆油。
如果當場刺殺董卓,無論成功與否,這幾個人都很難活命,其他人倒也罷了,這顏良文丑是袁紹的心腹,他自然不肯犧牲了。
袁紹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他並不想讓自己人去送死。
袁術雖然是袁家正統,但為人有些苛刻,做事情也有些自私。
在這方面,袁紹遠遠比袁術做得好。
所以袁隗才欽點袁紹為盟主。
不過這一次,他卻犯了混。
“本盟主沒有什麼私心,但這件事事關重大,決不能兒戲。”
袁紹哼了一聲說道。
但明顯的氣勢不足。
沒有私心?
袁術的手下鎩羽而歸,心中正憋著一肚子氣。
“能不能拿下洛陽,就看他們能不能殺了董卓。如果殺不了董卓,我們費這麼大的勁摻和什麼?盟主既然是大漢的未來靠他們,那就讓他們來好了。”
這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
我吃不到,你們也別想吃到。
袁術早就打定主意,無論事成與不成,他都會對這些將領發難。
公路言之有理!
一幫啥也沒撈到的人紛紛應和。
反正他們也沒什麼好處。
群英會完了,榮譽是你們得到了,危險的活還要讓我們來,這自然不公平。
“顏良文丑都進入了終試了,以二位將軍的武藝,刺殺董卓自然手到擒來。”
“是啊,還有老將軍黃忠和小將馬超,他們二人出手,一定能夠馬到成功。”
“我們也想幫忙,可惜手下不給力啊,連中試也進不了,愛莫能助啊。”
袁術的牢騷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畢竟在群英會得力的很少,很大部分都沒什麼好處。
袁紹臉色有些陰沉,一時間不知說什麼才好。
好處讓你佔了,危險的事情留給別人,人家當然不幹了。
諸位!
見到袁紹遭到了圍攻,曹操立即站了出來,道:“刺殺董卓是關鍵,我們要想拿下洛陽匡扶漢室,就必須保證這個計劃。幾位將軍雖然英勇,但也不是天下無敵。所以,我們必須要增加成功率。曹某認為,盟主之言有道理。刺殺董卓要我們大家齊心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