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會場日漸完善,群英會也在籌備當中。
蔡邕徹底的退出了這場盛會。
他已經失去了董卓的信任。
李壞成為了這次大會的最終執行者。
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報名者甚多,已經超出了京畿地區的範圍。
很多地方上的人也來洛陽參加盛會。
一時間洛陽城人滿為患。
董卓也重視了起來,督促李壞做好此事。
李壞一方面要籌備大會,另一方面還要維護洛陽的治安,隔三差五的還要抽空去看看董白,著實有些手忙腳亂。
還好金吾衛訓練有素,做起事情來也是有條不紊,給了李壞很大的支援。
一切都順利進行著。
“李中尉!”
吳懿抱著一摞名單來到了李壞的面前。
“這是參會者的名單,屬下已經按照戶籍分類,請您看一下。”
經過初步的登記,參會者已經達到了一萬餘人。
這麼多?
看到這份名單,李壞也嚇了一跳。
不是說各地都反董卓嗎,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參會者?
他隨意的拿出一份冀州的參會者名單,掃了一眼,忽然愣了一下。
“顏良、文丑、張合、高覽、鞠義、朱靈……”
這可都是三國數得著的名將啊。
李壞又翻了翻手上的卷軸。
“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樂進,李典……”
“紀靈、橋蕤、張勳,劉勳,雷薄……”
“馬超、閻忠、馬鐵、馬岱……”
“程普、黃蓋、韓當、祖茂……”
呵呵……
看到這裡,李壞嘴角露出了冷笑。
他緩緩的合上了卷軸。
“中尉大人,不是說只在京畿周邊招募嗎?為何偏遠的地方也有人慕名而來呢?”
吳懿有些疑惑。
不過在他看來,人多是好事,人越多他們舉辦的就越成功。
他們……
李壞哼了一聲,道:“是受人指使的。”
黃巾之變,天下大亂。
朝廷無力剿匪,只得放權給地方,讓他們自己募兵自保。
半數名將都參加過鎮壓黃巾之亂,大部分也都有了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