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入師門,爾等三人,當有排行,小南為首徒,彌彥次之,長門在次之,彼此之間應為師姐,師弟自稱,平日裡倒是無須多禮!”
“同時,既然收了你們,作為我的徒弟,也必須定下一些師門規矩,這個倒是需要好好想一想!”
趙青檀說道,現在給三人講解了一番,相互的稱呼,然後又想到了自己如同張卜一般,收下了看的過去的弟子,自然也應立下規矩。
當然,所謂的師徒規矩什麼的,其實也只不過是約束,是來來為他們培養出後天的思想,所謂的求同存異,大概都是如此的。
一個善良的人,自然不會對什麼邪惡的人有好感,所親近的自然也是同樣意志的人物,而所謂的師門之類的,就是培養同類,用來傳承自我道統和貫徹思想的地方。
現在,趙青檀既然收下的三個人作為徒弟,自然不會進行什麼隨便的應付,需要好好培養,可若是他們自己不爭氣,那也怪不了誰!
即便到時候被逐出師門,趙青檀也是可以狠下心來,做出決定。
因此,免得他們到時候哭泣後悔,倒不如一開始就將其說清,讓他們在以後好好的謹記下規則。
同樣,收他們作為記名弟子也正是如此,一是作為勘察,二來是為了防止他們的作為牽連自身。
哪怕只是輪迴者,但對於修仙體系走了很長路線,其中各種各種過程和細節十分精通,什麼氣運牽連,相互影響的事情,無論是張卜還是趙青檀,都是寧可信其有,而不可信其無,十分小心謹慎對待。
作為輪迴者,兩人有自信在這種相互的扶持下,通往至高無上的境界,那麼,修為越是高深,這種氣數運氣什麼的牽連越也就廣大。
說不得,就會無緣無故引發什麼事端,造成很大的影響。
不然,那些超越了大羅金仙的聖人又為什麼對收徒慎之又慎呢!
很顯然,其中必有其道理。
那麼,連大羅金仙都不敢亂招惹,更何況是他們這些小蝦米呢!
就好像高層境界的仙神,一舉一動近乎天道,現在隨便留了下來一點東西,都會引發不可莫測的後果,而這種後果無論好壞,必然會帶來因果,然後算到自己的身上。
一點因果不可怕,可怕的是這種因果的相互干擾下,無窮無盡的附加下去,徒子徒孫越多,因果也就牽連的越多,就像封神世界之中的通天一般,直接就被這無窮的因果牽扯之下,帶來了滅教大劫。
作為熟讀了封神演義故事的張卜與趙青檀,可不會小覷這些。
所以,即便是收徒,也是以穩妥的方案,需要慢慢的考察,進行合適的調教,最後收穫一個弟子。
免得直接收為親傳弟子,然後被這弟子一陣操作,搞得氣運流逝因果牽連,那個真的哭倒沒都哭。
這倒不是危言聳聽。
在張卜和趙青檀的日常論道得來的經驗開看,所謂的師徒間的氣運牽連,看似很神秘,其實顯而易見,就如同大樹庇護小樹,猛獸庇護子嗣,源水分出支脈一般。
大樹庇護小樹,本身遮擋了小樹的風雨,帶來了安全,又讓其說來成長,那麼其成長的資源和安穩本身就是從大樹這裡再去得到。
幼小的野獸可以在猛獸的帶領下無視其他的危險,肆無忌憚的享受著父母的滋養,依舊只是利己。
源頭的水源終究有盡頭,其衍生的支脈越多,對於自身的迴圈損害也就越大,遲早就會枯竭,但在它未枯竭之前,這些支脈反而是安全無憂,盡情的可以得到庇護。
類似這些事情,都是小者獲利,大者損失,一概如此!
這正是無窮的世界的天道運轉規則,遏制強者,扶持弱者。
強者想要扶持弱者,就必然受到規則的限制損傷,承擔其後果。
不然,若是強者扶持同類的後弱者,那麼等待的必然是一脈的相承,將其他的物種乾淨殺絕,如此的作為,顯然不符合天道的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