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房。
卻說皇上在收到訊息前,正坐御書房裡批閱奏章,而晉安侯楚胤正坐於左側几案前,同批閱奏摺。
大太監就是這種時刻過來的,一番請安過後,呈上信件。
“皇上,從宮外傳來一封書信,是給聖上的。”
皇上一天到晚奏章都批改不完,還不得不把晉安侯叫進宮來幫忙,哪裡還有閒工夫看書信?
“誰的書信,給朕擱置一旁候著。”
大太監收到書信,定然是知道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傳遞書信的人都告知於他了,於是他又開口道:“回皇上,是中書府公子陳謙懷書信,據說他以平民身份混入南下軍隊,去了邊關。”
皇上手一頓:“你說什麼?快拿來朕瞧瞧!”
大太監忙呈上。
皇上開啟書信,一目十行,一下子就看完了,而後把書信往書桌一拍:“好個陳謙懷,居然抗旨不尊!他是不是以為他去了邊關,朕就拿他沒有辦法了?”
大太監不知如何接話,忙把求助眼神投向侯爺方位。
晉安侯楚胤雖與陳謙懷交情不深,但到底也打過幾次交道,知對方是個性情耿直又真誠的人,近日的事情,皇上身在宮中,旁人不敢輕易上報,他在外面可是知曉一二。
原來陳謙懷心中屬意之人是林幻的姐姐林瑜,而陳家瞧不上林家商賈身份,沒同意其婚事,而指婚在後,陳謙懷又抗旨不尊,被中書大人暴打。
據說陳謙懷被打得遍體鱗傷,只有出的氣,沒有進的氣,家中都開始準備後事了,誰曾想,好心辦壞事的小廝從中起了作用,陳謙懷突然醒了,醒了之後用接受聖旨作為條件,哄得家人同意,去見了林瑜,回來之後養好傷,然後就先斬後奏,修書一封,自請南下。
如此作為,雖大逆不道,但氣節由在。說到底,其實還是皇上亂點鴛鴦譜,陳謙懷深知不能抗旨,又實在不想娶那朱家姑娘,只得出此下策。
這等忠言逆耳的話,楚胤自然不會說,說了只會火上澆油,只站起來朝皇帝一拜,道:“皇上,臣有話要說。”
皇上看向晉安侯:“楚卿對此事有何看法?”
楚胤先三言兩語道出其中實情,然後才道:“皇上不妨先靜觀其變,如今南下邊關防守不利,讓敵人乘虛而入,邊關正是缺乏人才之時,臣素日與陳公子打過幾次照面,見其人品不錯,若得以歷練一番,說不定能有一番作為,於大晉有利。誠然,他若無這方面能力,戰死邊關就罷,若墊著臉皮活著回來,皇上再問罪也不遲。”
楚胤話語一落,整個御書房靜悄悄的,大太監打小伺候皇帝至今,有些時候還是沒辦法摸清皇上秉性,如今晉安侯一番話,也不知說得湊效與否。
倘若連晉安侯的話都不能說動皇上,那旁人的話就更不用說了。
倒不是大太監對陳謙懷有什麼感情,才想保他,而是他擔心皇上衝動之下做決定,日後騎虎難下,到時候反怪他不提醒,吃苦的還是他自個。
皇上表情微凝,叫人瞧不出喜怒,聽了楚胤的話後,他捋著鬍子細想片刻,才道:“楚卿說得對,但朕的聖旨已下,如今陳謙懷抗旨不尊,朕豈不是失了臉面?”
皇帝金口一開,豈有收回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