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安侯在晉京裡的時候極少應酬,便是出門也是進宮,旁人想見一面都難,自上次中秋詩會一面,又隔了這麼多日,馮貞貞自然是想方設法要見晉安侯一面了。
好解相思之苦。
晉安侯來不來其實未可知,他的行程自來無人敢打探,只是周家世子來,他很大可能也會來。
這也是馮貞貞改變主意的原因。
兩個人在車內打鬧起來。
而柳絮卻面容深沉,心中又斟酌起另一件事來。
中秋詩會過後,馮貞貞有派人去查探林家的情況,並沒有發現有什麼幕後高手,這讓她更氣了。
被誰壓著她都能忍,唯獨被林家那對卑賤的姊妹壓著,她這口氣就怎麼也咽不去。
“你說我該如何懲罰那對姊妹?”
這是馮貞貞打探林家情況後,來到柳家找柳絮,兩人在閨房裡說話。
贏了馮貞貞的人是林瑜,但林幻當日替林瑜說話,馮貞貞自然一併恨上了。
柳絮聽後,表情不變,只道:“當日她明著說讓我們去查,自不會留下證據,這有沒有幕後高人,咱們也不得而知。”
馮貞貞道:“正是這個理,但我肯定林家姊妹背後有高人,只恨抓不到把柄,不能揭發她們面目!”
柳絮思忖片刻,道:“此事也不難,只需一個簡單法子即可做到。”
“什麼法子,好姐姐快說!”
“若她們不出席重陽節的才藝展示,那精心編制的謊言便不攻自破。”
思緒回籠,柳絮看向馮貞貞,也不確定她會不會在這次活動中動手。
……
提起秋山的觀音廟,還有一典故。
據說建國時期,外患內憂,開國皇帝受傷逃至此地時倒地不起,形容狼狽,路人瞧著已是不中用了,一名身穿白紗衣,臉帶面紗的妙齡少女叫人把其抬入廟中,一番施救施後居然得以存活。
皇帝睜開眼瞧見的,便是一雙好看至極的眼睛。
但戰況在即,他需得返回戰場指揮,遂留下了玉佩為信物,說若有命回,必定八抬大轎把人娶回去,以報答救命之恩。
後上戰場殺敵,擊敗敵軍,守下大晉山河。
只回到秋山寺廟時,聽說少女病故,據說她死的那日,廟裡的菩薩渾身散發金光。
皇帝抬頭去看菩薩,只見菩薩眼睛神似少女,只當少女生前善良,多做善事,死後就成了神仙菩薩,庇佑一方國土。
就命人開始修建觀音廟,給觀音塑金身,以此來答謝當年少女救命之恩。
又經後世重重修建,擴建山亭、閣樓,屋舍,別院等,才成了如今規模鼎盛的秋山觀音廟。
如此盛況,也只有達官貴族才能來此處居住賞玩,尋常人家只能在月曜日,水曜日,金曜日入廟燒香拜佛,旺盛香火,不可留宿。
車隊人馬一路慢行,期間偶有下車歇息透氣,士兵護衛也需休息喝水。
抵達觀音廟時,已是申時。
女眷們舟車勞累,下車後只跟隨接待人員進了園子,去尋了自個住處,一陣小憩才有精神力氣做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