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姑娘覺得在中秋那日同林家姊妹說好了,過後會請她們吃飯,奈何這城裡不像鄉下,說出門就出門,想見誰就見誰,得有庚帖才可以。
她就想著找機會同表姐說說,讓她幫幫忙,她不是跟周家姊妹熟悉嗎?自然也認識林家姊妹,屆時她書信一番,讓表姐幫忙轉達,事情也可解決了。
她本意是這樣的,但表姐一直很忙,也不知忙什麼,她也不敢輕易打擾,這一耽擱就耽擱至今。
事到如今,找人吃飯倒成了小事,這事她還未同哥哥提過,也不知他什麼想法,只得確定了他的想法,她才好做打算。
卻說莫姑娘的哥哥名喚莫昊,今年十八歲,打小就比別人會讀書,是他們那處的佼佼者。
本朝十歲皆可參加科舉考試,奈何十歲那年莫昊生了一場病,就耽擱了,待到十六歲才考上了秀才,成了當地口口相傳之人。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莫家父母應著兒子出息,面上跟著沾光,十分得意。故有人上門說親,都被回絕了。
在莫家父母眼中,兒子日後是要做大官的,要娶也是去高門大戶之女,哪裡能被這等低賤之人輕賤了去?
這莫昊自小也養出了一身清高之氣,也沒同意親事,只入了晉京後,跟著表哥長了不少見識,才明白小地方來的人,根本入不了別人眼。
自來心高氣傲的人心中受了挫,便整日埋頭苦讀起來,只盼來年高中,便可翻身了。
有人敲門,莫昊還擰眉,他早吩咐下去,這段時間不要輕易打擾他。
莫姑娘敲了兩下門,就輕道:“哥哥,是我。”
莫昊才放下書,前去開門。
莫姑娘手裡端著茶,放到了桌上,見哥哥的書還放在桌上,便知他又想用心苦讀,如此用功努力,來年不中舉都難。
“哥哥也要注意身子,莫要熬出病來。”
莫昊臉上沒什麼表情,“你找我何事?”
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相處多年的兄妹,他自是看出了妹妹有事。
莫姑娘看到了哥哥眼裡的不耐,哥哥在家中時就是這樣,讀書時不喜人打擾,打擾了就是父母也不得他好臉色。
她自個心中是盤算好了一切,但卻不能乾脆直接同哥哥說,斟酌道。
“是有件要緊事要同哥哥商量,不然我也不會貿然來打擾哥哥。”
莫昊坐了回去,頭也不抬道:“什麼事?”
沒叫莫姑娘坐,莫姑娘輕輕咬了一下唇,徑直走到另一邊坐下。
“哥哥這般用功,若是爹孃瞧見了也欣慰,只欣慰同時不免心疼,你十歲那年大病,體弱至今,爹孃這才叫我跟隨你進晉京考試,若你再出狀況,我又該如何同爹孃交代?”
一番話只說得情真意切,莫昊想起了家中父母,神色這才緩和了些許。
“勞煩妹妹惦記,我自己身體我心中有數,給家中書信時,切不可提及此事。”
莫姑娘點頭,只又道:“哥哥在家中讀書也有煩悶時候,不如我說些中秋趣事給你聽,也好解你心中煩悶?”
這話倒說心坎裡去了,莫昊不是不想出門,只是和表哥一起去,接觸的都是貴族子弟,那些人不把他放在眼裡,他自尊心自是受不了,只借口推脫在家中讀書,不再出門而已。
隻日日埋頭苦讀,其中艱辛非常人能忍,他也非聖人,心中早煩悶,只不好說出口,就順著妹妹的話道:“也好,我正看書乏了,你且說來我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