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
清晨破曉,稍顯清涼。
離火城外,一行牛馬車隊停駐在路旁,周邊有數十名守衛環顧。
方言攜兩小兒上前拜道:“多日不見,賀老員外別來無恙,今晨咱們一同出城賑災,還望多多提攜。”
“哈哈,小事!”
賀老頭長聲一笑,拱手還禮道:“賑災一事,本應當所為,既然離山書院有託付,正好一併料理,順便圖個心安。”
話音剛落,他將旁邊一個面色白嫩,身材瘦小的少年推出,互相介紹道:“此為方二郎之父,方言,方老爺。此為家孫,文才,他與大河是同窗,交情甚好,自不用提。”
“方老爺好。”
賀文才的聲音頗為稚嫩,顯然生長在富足門庭,又勤奮讀書少見人,稍有些怕生。
“好。”
方言頷首以示。
隨後見方大河與賀文才攜手私聊,便回頭道:“大山,快來拜見長輩!”
“是,爹。”
方大山連走上前,躬身抱拳道:“賀老員外早好,小子方大山,見過賀老爺。”
“好,果然是虎父無犬子,大郎身材如此魁梧,想必武藝頗精深。”
賀老頭捻鬚一笑,伸手作引道:“方言,不如咱們先上馬車再聊,即去城外災民的匯聚之處吧!”
“好。”
方言連應聲,跟在賀老頭身後,一起坐上首輛馬車。
後列馬車裡,坐著方家兩小兒和賀家長孫,同齡人安排在一起,顯然話題更多些。
“起——”
只聽老管家一聲令下,牛馬車伕盡數揚鞭,在眾護衛的拱衛下,碾著碎石小路,上下顛簸而行。
恰逢大旱之年,行走不過片刻,就看到城外有各種機關巨獸活動,正在搶收搶種。
方言這段時間早已瞭解到,那神農系列的農家器物,共有六尊。
分別為翻土耕地的神耕機,插秧播種的播種機,足水灌溉的分水機,布粒施肥的施肥機,收割麥稻的收割機,和運輸穀米的貨運機。
因修真界在煉製機關巨獸時,刻意將其下功能劃分明確,藉以多斂錢財,所以每一種機關獸都有其特點,餘者皆不能代替使用。
“方言,你看那機器轟鳴聲,真是不復往年啊!”
坐在搖搖晃晃的馬車上,賀老頭將珠簾掀開,喟嘆道:“自古有句老話:機器一響,黃金萬兩!”
“可惜,如今遭遇大旱,這機器使用成本變高,各家各戶都不好過,機器使用率反而還不如人力。”
“看出來了。”
方言朝外看去,只見那稻田裡盡是衣衫襤褸之人,雖然今年歉收,但大戶人家們透過人力灌溉,索性還能落下一些收成,此時正派遣諸多人手,勢要挽回一些損失。
不過富農大戶,僅僅只是降低了一些許生活質量,而普通人家大多數都是顆粒無收,對比鮮明!
念及於此,方言也忍不住嘆了口氣,道:“天災人禍,誰能提前知曉?若不是有心無力,說不得就要出手將他們全部救出火海了。”
“你倒有一顆善心。”
賀老頭笑了笑道:“可惜災民成千上萬,非普通大戶所能挽救。”
“確實如此。”
方言聞聲,不由心道:“如果在前世,倒可以眾志成城,共渡難關,可惜這世道並不是一個人心向齊的社會環境,僅憑一人之力,實在是有心無力,徒增笑爾。”
前世經歷的一切,包括教育和生活環境等,都給方言留下了許多不可磨滅的,十分珍貴的回憶,即使來到此界,也未曾改變三觀。
所以他招攬災民時,自詡先生而不是老爺,便源自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