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寺,這名字好,有吸引人的地方,大家都是俗人,禪窟之名,還是太晦澀。”
“相反叫桃花寺簡潔明瞭,更憑添幾分浪漫與神秘,估計延用舊名的話,這寺內的香火,會比現在鼎盛些。”
沈雁牽著傻姑娘的手,笑吟吟道。
“只是可惜啊,可惜,桃花寺內無桃花,當年桃花滿山的盛景,再難見到了。”
他像是感慨似的,輕嘆一聲。
傳承久遠的禪窟寺曾毀於戰火中,眼前沈雁三人所見到的,只不過是後世投資復建的,再難有曾經的古韻。
復建的禪窟寺藏於青山綠水間,硃紅色的高牆鮮豔如火,寺內老樹參天,清新自然,僻靜幽深,並無喧譁之音。
來往的香客與他們擦肩而過,大雄寶殿前的青銅爐鼎內香菸嫋嫋,氤氳飄渺。
見寺燒香,見廟拜佛,沈雁幾人也不例外,他雖然不信鬼神,但不妨礙尚存三分敬畏之心。
老話所言,舉頭三尺有神明,更妄論這樣的佛家聖地,拜一拜,總是沒有什麼壞處的。
沈雁進入大雄寶殿內,那金身大佛寶相莊嚴,熠熠生輝,威儀四海。
沈雁也如同諸多來此祈願的普通人一樣,為自己父母祈願平安,並且捐了一千塊的香油錢。
宋鈺和柳青妤也上前拜了拜,都是求平安,一人捐了一百塊香油錢。
相較於普通人十塊五十塊的,沈雁等人的一千兩百塊已經算多的。
寺內掌管香火的廟祝光頭鋥亮,滿面笑意,對著沈雁一行人雙手合十道:“幾位施主宅心仁厚,善良虔誠,必是有福之人,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承你吉言,多謝了。”
沈雁三人離開大雄寶殿,又在寺內隨意的賞玩一圈,在佛亭前拍了幾張照片,也算是到此一遊的一種紀念。
佛亭名為頓悟亭,聽起來很有佛韻。
亭有八角,如玲瓏寶塔般的亭子頂上鋪著一層綠瓦,彷彿琉璃般閃爍著光澤。
亭柱上刷著鮮豔的紅漆,莊嚴而肅重。
接著,沈雁等人算是將禪窟寺逛完,便離開了這裡。
“冷門的景點,空氣清新,風景還不錯,值得一遊。”沈雁對禪窟寺簡略的點評道。
他不太喜歡人比較多的地方,更喜歡安靜的氛圍。
不過,與禪窟寺相關聯的景點還沒逛完,比如身在狼巷迷谷內的禪窟洞與摩崖石刻等。
山中地形獨特,明谷暗澗,溝壑縱橫。
“禪窟洞是一處天然石灰岩溶洞,隱於山崖峭壁之間,古時候,常有寺內的僧人來此打坐誦經,因此得名。”
“洞內總長3000米,不過開發成景點的只有500多米,其內空氣溼潤,洞口交錯,如同迷宮般。”
柳青妤洋洋灑灑,笑容燦爛的介紹道。
“不過如今我們來的不是時候,洞內空氣太過溼潤,秋冬季節比較乾爽。”
沈雁三人路過禪窟洞,卻並沒有進去,只是在洞外看了一眼,隨後來到下一個景點。
摩崖石刻。
“也就是古時候文人騷客來此遊玩,於石壁上題刻下的文字,書法風格迥異,從唐至清,尚存的還有十七處,是省級文化保護單位。”柳青妤介紹道。
沈雁呵呵一笑道:“說的那麼好聽,我覺得就跟咱們題上一句xx到此一遊是一個道理,過個千百年,也成保護單位了。”
“區別就在於,咱們寫字太醜,人家比較有文化,刻的字也好看。”沈雁笑著調侃道。
“貧吧你,你那麼能說,那你自己說吧,我不說了!”
柳青妤白了他一眼,一旁的傻姑娘也是捂著嘴,咯咯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