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影響
第二天,華國日報果然報道了這一篇文章。
在這個電視機還不是很普及的時代,華國日報成為了很多人獲取資訊的第一選擇。
即使是那些家裡已經裝了電視機的有錢人,他們同樣養成了讀書看報的習慣。
而華國日報作為的華國最知名的報紙之一,自然成為了眾多人的選擇。
正因為如此,華國日報首次報道的這一篇關於文化版權侵權一事,贏得了很多人的關注。
當然,楊建光的這篇文章到了華國日報上便稍做了一些改動。
華國日報裡面不僅詳細的講解了千燕公司如何侵權的,後面更是代表楊建光的多愛數碼公司,向以上兩個公司發起了強烈的控訴。
最後,華國日報在文章裡強烈號召大家尊重版權,尊重創作者,一起推動社會文明的進步。
像華國日報這種正能量傾向的媒體,號召大家要努力,要積極向上,要尊重版權,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唯一讓大家驚訝的則是這一起事件。
以及華國官方對於版權這東西的態度。
一直以來。
華國對於境內平民出現的山寨盜版,可以說是不理不睬的狀態,像這麼正式的控訴還是頭一回。
當然,在法律上還是明文規定了,不能侵犯別人的利益,不能侵犯別人的版權。
不過那個時候的華國根本沒有心思去管這麼多,普通人的維權意識也不強,甚至都不知道別人侵犯版權是犯法的行為。
也就是說,當時的華國官方不會去特意研發山寨盜版,不會助長山寨盜版的威風。
但是也不會刻意的控制山寨盜版。
其實這就不得不提到某個號稱影印大國的國家了,這個國家其實跟當時的華國極度的相似。
只不過最後華國選擇了尊重版權。
鼓勵個人研發,走上了一條自我發展的道路。
而某國為了省事,選擇無視版權,鼓勵大家複製貼上,走上了一條山寨的道路。
所以這也可以說,當年是華國官方一種無奈的選擇,之前華國的經濟一直萎靡不振。
甚至保證基本的溫飽都成了一定的問題。
哪裡還有因此去管什麼研發不研發的呢?
可隨著時代的發展,隨著那位老人的一句話,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華國的經濟蓬勃發展。
等到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華國官方自然要開始重視例如研究,科技發展,文化版權這方面的問題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楊建光的這一件事,以及這篇文章算是正好趕上了。
不過不管到底是巧合還是怎麼回事,這件事情終究還是引起了轟動,引發了上面的強烈關注。
作為眾多讀書看報的普通人來說,他們可不管上面戰略是如何變化的。
只知道這的的確確是一件值得批判的錯事,既然這樣,他們就有資格有理由去批判文中的千燕公司以及宏標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