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他讓俺滾
交公糧這件事楊建光記憶其實並不是很深刻。
以往交公糧的時候他都在學校讀書,等到他大學畢業在外面工作幾年回來,基本上也沒聽說過交公糧這事了。
楊建光唯一印象深刻的是,99年左右他打工回家的時候,父母突然興奮的告訴他,不需要交公糧了。
那時候的他,還不是很明白這件事對父母意味著什麼,更不明白為什麼僅僅是不要交公糧,父母能這麼興奮。
這次重新聽到這個名詞,楊建光突然有些好奇。
“媽,咱們交公糧,大概要交多少斤穀子啊?”
陳芳在腦子想了會,這才說道。
“現在還好,每畝地產量七百斤稻子,要交四百斤左右的公糧,還剩三百斤稻子吧。”
“三百斤?”楊建光脫口而出。“這不夠吃怎麼辦?”
楊建光很清楚,自家一共才七八畝地,三百斤算下來一年就兩千斤出頭。
而且這些糧食可不用來吃的,大部分都要運得去三毛兩毛一斤賣掉,這才能換得到楊建光的生活費之類的。
難怪每年到了開學,他們這些鄉下種地的子女,學費要麼去借,要麼就只能拖了。
“不夠吃?”面對楊建光的驚訝,陳芳倒是不以為然的笑了笑。“你忘了之前每年咱們吃地瓜幹芋頭幹喝粥的日子了?”
這一說,楊建光這才隱約想起了,以前每當到了年前、春耕左右的時候,自己就只能乾巴巴的啃地瓜幹,有時候陳芳還會去山上找點野菜,挖點蘑菇回來。
最餓的那段時間,父親還領著他一塊去田裡掏田鼠窩……
現在回想起來,楊建光都有些驚訝,自己小時候是怎麼熬過這段時間的。
聽到這裡,楊建光莫名來了興趣。
他問完母親陳芳後,把承包地費、年產量、年收入、化肥、澆水等等的成本全部計算了一遍,最後的結論讓楊建光嚇了一跳:每畝地一年要虧損一百多元!
也就是說,當農民的時間越長、種的地越多,破產的可能性就越大!
折算下來,一個人就要交個兩百來塊錢,如果家裡人口多的話,恐怕就是賣了自己也不夠!
想到這裡,楊建光莫名有些頭疼,之前內心揚起的怒火也不得不熄火了下來。
這個問題,根本不是自己能夠解決的。
而自己能夠做的,就是帶著父母脫離這個泥坑。
因為他很清楚,現在種地慘,實際上以後不用交公糧也還是好不到哪裡去。
通貨膨脹,購買力極速下降,農民發現自己辛辛苦苦一輩子攢的那點錢,居然還不夠縣城一套房子的首付。
辛苦種幾十畝地,可能還不如別人十天半個月的工資,到了某些教授嘴裡,也成了懶惰不思進取的象徵……
想到這裡,楊建光只能是長吐了一口氣,內心慶幸無比。
在農村,老了有錢那叫養老,沒錢那叫活著。
……
接下來的日子,楊建光按部就班的在學校上課下課。
陳芳也住了下來,每天給楊建光做好飯菜,盯著楊建光吃飽才讓走。
楊建光那叫一個痛並快樂著,之前他找藉口讓父母來城裡,說自己營養跟不上。
現在母親一來,那叫一個有種餓叫你媽覺得你餓。
幸好是過了幾天,交完公糧的楊大志也來到了縣城。
看著自家漂亮的商品房,楊大志那叫一個歡喜,整天笑得嘴巴都合不上了。
另一邊在孫誠的手中,惠萬家超市的裝修工作也在穩定的進行著。
楊建光也順道去看了一趟,發現孫誠的能力確實不錯,超市的各項事務在他手上辦得井井有條的。
而陳芳等到丈夫一來,閒了幾天的她也坐不住了,當場就拉著楊大志要去超市面試。
按照陳芳的說法,如果這次她能成功找到工作穩定下來,就讓楊大志趁早把承包的地退掉,也省的明年開春要交承包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