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熙帝聲音格外洪亮,似乎有意這麼做。
總而言之,出征二字一出,群臣百官臉色頓時一變,不由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而乾熙帝說了散朝之後,不理會百官的反應,快步走下臺階,然後穿過小門,離開了金鑾殿,只留下一群不知所措的群臣百官。
有人走到邱英才邊上,不禁發問道,“邱大人,陛下這是鐵了心,要與大莽一戰嗎?”
邱英才輕嘆一聲,頗為無奈道,“我觀陛下之意,再明顯不過。”
“可…我們能打得過嗎?”
是啊,他們能打得過嗎?
周圍群臣並沒有退去,而是憂心忡忡的聚攏在一起,發表自己的想法。
討論群伍陸彡74彡陸7伍
“這可怎麼辦啊!”
“我朝與大莽對戰,什麼時候贏過?”
“三個月前,大莽已然攻下我平陽數十座城池,如今兵臨城下,倘若戰爭失利,我朝防守定會進入被動,到時候平陽岌岌可危,我大乾國度亦會岌岌可危。”
“邱大人,這可怎麼辦啊?”
無數人將目光投向邱英才,以往其能給出一個答案,好讓他們心安。
邱英才知道,自己必須站出來說話,於是輕咳兩聲,潤了潤嗓子,鎮定自若道,“諸位同僚,想必大家剛剛也聽到了,陛下讓鎮南將軍率軍出征,前往平陽,並沒有指令鎮南將軍找大莽開戰,而是有意讓鎮南將軍去應對大莽突如其來的十萬大軍,如果大莽不主動開啟戰端,我想鎮南將軍也不會輕易開啟戰端。”
這時候,何玉山嘴角露出了邪笑,看向凌雲,嘴角笑意更深了,順著邱英才的話,毫不吝嗇地誇讚道,“諸位諸位,鎮南將軍近幾年來戰功赫赫,有將帥之風,攻打土家堡,鎮壓大理叛亂,平復安南王謀反,那一件不是驚天動天的戰績?因此,我以為鎮南將軍,抵禦大莽鐵騎不成問題,所以大家不必憂心過度。”
何玉山突然給凌雲帶起了高帽,不禁讓其他人產生了懷疑,不免在心底猜測:難道凌雲與何玉山,兩人之間的恩怨已經一筆勾銷?
否則,何玉山怎麼會為凌雲講話?
這種想法剛產生,直到楊錦文開口,眾人才得知,原來這只是在配合唱戲。
首發:塔.讀~小<說
果不其然,何玉山剛剛說完,楊錦文就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何相,鎮南將軍對內確實戰功赫赫,這一點毋庸置疑,只是莽人與我大乾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降服一個莽人士兵,至少需要我大乾士兵三個,絕非鎮南將軍以往的戰鬥,可以相比擬,或許,在平陽隨便抽出一名將領,或可輕鬆達到鎮南將軍的功績。”
這一番話,言語犀利,看似認可凌雲近幾年來的功績,實則不然,話裡話外,無不在譏諷凌雲,尤其是最後一句,隨便一個平陽省守城將軍,或許可以輕鬆達到凌雲的戰績。
楊錦文這話,無非覺得,凌雲對內可以輕鬆鎮壓叛軍的原因,是因為叛軍軍隊的實力並不怎麼樣,就算凌雲不去,派其他人也一樣。
言外之意,凌雲三年來的功績,並不是因為他有多高的軍事才能,有多會打仗,只是運氣好,打了幾場最簡單的戰爭。
而這種戰績,在大莽面前根本不夠看。
不,應該是,根本不值一提。
楊錦文這一席話,真的是殺人誅心,否認凌雲功績不說,還將凌雲貶得一文不值,明明是拼命打下的功績,卻被說成,隨便換一個將領,也能輕鬆做到,可謂是用心險惡。
沒有辦法,無論是前面的大理叛亂,還是後面的安南王謀反,都沒有波及到京城,所以楊錦文說出這一通話來並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