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攻陷漢陽時,凌雲就曾派人去信王明志,用意是想詢問王明志,是否一定要攻陷涼都,如果攻,則需要再派出三萬援軍,不然以他當前的兵力,根本不足以攻佔涼都。
而且梁鴻軒這廝,在被段興昌收買後,就將黔南軍隊給撤了回去,同時告訴凌雲,如果不退兵就不給他提供補給。
首發:塔讀小說
因而凌雲當前所面臨的困境,不僅是兵力短缺問題,還有軍隊的補給問題。
總而言之,停戰是必然,哪怕段興昌不主動求和,凌雲也不會主動進攻涼都,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段興昌敢不求和,不給他送錢、送戰馬,滿足他的一系列要求,南夷軍定然少不了兵臨城下,少不了放箭恐嚇。
拳頭大,就是硬道理。
打了幾個月的仗,好處沒撈著不說,總不能自己部隊在前方拼死拼活,卻要眼睜睜看著梁鴻軒那廝,在背後一個勁的撈好處,顯然不符合他的作風。
別人不給,那就主動要。
幸好,段興昌那廝有點腦子。
前後坑了段興昌三百五十萬白銀,外加三千匹戰馬,可謂是賺了個盤滿鍋滿,然而在凌雲看來,如果可以,他寧願不要這些錢,也想帶將士們回家。
打到最後,南夷軍戰死一萬兩千人,王立沛三人,四萬人的軍隊,活下來的人,不到一萬五,也就是說,不帶新編入計程車兵,嶺南軍隊前後戰死三萬七千餘人,這何等的慘烈。
如果加上黔南軍,加上新編計程車兵…凌雲都不願意面對這個數字,戰爭是殘忍的,可想停止戰爭,只有一個辦法,以戰止戰。
只有打贏了,你才有說話的權力。
凌雲派出信使,讓梁鴻軒派出軍隊,接收所有收復以及佔領的城池,緊隨其後,率領南夷軍退出漢陽,一直退到了安邑城安營紮寨。
得知南夷軍撤退至安邑城,段興昌喜出望外,當天晚上狠狠犒勞王府裡眾多妃子,可想而知,凌雲的離開,讓他多麼高興。
半個月,王明志回信,讓他先回嶺南,至於什麼原因,並沒有詳說。
凌雲本就心繫南夷府,害怕李思源這傢伙趁他不在,搞什麼么蛾子,再次被楊勤海設計圍殺,所以在接到王明志撤軍的命令,不管梁鴻軒如何挽留,直接下令大軍開拔。
“將士們,我們回家,帶著兄弟們…一起回家!”
凌雲大聲喊道,聲音有些哽咽。
這一句回家,說的不僅僅戰場上,存活下來的人回家,而是帶著陣亡計程車兵,裝在骨灰盒裡,一併啟程回家,來時,五萬大軍,加上後來林開霽的兩萬大軍,共是七萬大軍。
歷經數戰,七萬嶺南軍隊,僅剩一半,甚至不到,可謂損失慘重。
儘管如此,凌雲沒有丟下一個人,活下來的,陣亡的…一起回家。
安邑城百姓聽聞南夷軍撤退,頓時間傾巢而出,男女老少,紛紛跑了出來,當看到南夷軍將士們手裡的骨灰盒時,無不掩面而泣,有甚者更是禁不住嚎啕大哭,因為他們知道,將士們手中盒子裡,裝的全是陣亡計程車兵。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武飛塵站在大軍面前,看著即將離開的嶺南士兵們,情緒最為激動,萬一淚流滿面,常言道,男兒有淚不輕彈,而他卻數次哽咽,因為這些人,全是他們安邑城、黔南的恩人,如果沒有這些人,黔南百姓生活中戰亂中,時刻遭到大理叛軍的入侵,飽受折磨與摧殘。
如今,他們的恩人要走了,武飛塵呆愣地站在前方,臉上是依依不捨的表情,而又哽咽難言,不知該說什麼,思來想去,伴隨著哐噹一聲,直接跪倒在地。
“將軍,諸位將士們,請受武某一拜,感謝諸位兄弟,助我黔南收復失地,救我黔南百姓於水火,武某無以為報,只能叩謝諸位。”
武飛塵行跪拜之禮,以表內心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