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和犀利的一番言論,道出了增加歲貢一事隱藏的弊端,讓眾人聞之色變。
乾熙帝越聽越覺得此事不對勁,原本覺得北方胡人不過是想要多一些錢罷了,並沒有深思這其中隱藏的利害關係,如今聽東方和詳細道來,才覺事實並非如此。
特別是東方和那句,倘若長期以往,大乾王朝又該如何?
有第一次,便會有第二次,去年輕易點頭同意增加歲貢,才造就大莽賊子故技重施,再次要求增加歲貢。
乾熙帝聲音低沉道,“哦?如此說來,東方大人並不贊成增加歲貢一事,其他人對大莽增加歲貢一事可還有?”
兵部尚書邱英才說道,“陛下,東方大人或許言之有理,可若是我朝不增加歲貢,大莽使者一定不會滿足,大莽也不會善罷甘休,要是因這增加歲貢一事而引起戰亂,我朝又當如何應對,難不成要挑起戰爭不成?”
此言論一出,金鑾殿內議論紛紛。
“是啊!要是不滿足大莽使者的要求,他們回去鐵定會派騎兵騷擾我朝邊疆。”
“大莽鐵騎勢如破竹,我朝騎兵勢弱,怕是會是邊疆陷入困境。”
凌雲注意到前面坐著的兩人,不論朝堂如何喧囂,這兩人既不同他人交頭探耳,也沒有開口說話,始終眯著眼睛,不動如山,好似入定的僧人一般。
…
看著下方逐漸混亂,竊竊私語的眾人,乾熙帝聲如洪鐘道,“肅靜。”
眾人一聽,頃刻間閉上嘴巴。
待下方安靜下來,乾熙帝這才看向最前方兩人,以不容抗拒的口吻下令道,“兩位丞相連同兵部,不日拿出一份章程出來。”
被點名的兩人以及兵部不約而同道,“微臣遵命。”
得到答覆,乾熙帝不在這件事上糾纏,直接脫口而出道,“除去此事有待商榷,可還有其他事上奏?”
金鑾殿又是一陣安靜,不多時凌雲見到一個熟人,猶猶豫豫站了出來說道,“陛下,我等的俸祿一事,不知何時發放?”
“哄~”
此話正是凌雲的上級,翰林院的翰林學士王成運所說,此話一經說出,金鑾殿內又是一陣譁然。
從這不難看出,扣押俸祿一事已久,大家都已經產生了怨言,只是敢怒而不敢言罷了。
如今有人提起,他們都暗暗決定,絕對不能再讓這件事,同上個月一樣不了了之,否則下次再提起,那便會是下個月的某日。
乾熙帝蹙眉一瞥,看向王成運的目光極為不善,想來是因為他的提問,觸怒了乾熙帝。
只見乾熙帝面無表情,不鹹不淡道,“此事朕之前不是說過,讓你們找戶部嗎?”
見到乾熙帝習慣性將此事退給戶部,立馬有人跳出來說道,“陛下,戶部尚書一直不肯發糧,微臣實在不知他是何居心。”
“是啊!陛下,東方大人扣押我等幾個月的俸祿,簡直就是居心叵測,還請陛下為我等做主。”
有一個人站出來,必定會有第二個,第三個…以至於苦苦期盼發俸祿的人,都陸續站了出來,一同向乾熙帝施壓。
“請陛下為我的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