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後邊的文章,也有與這篇相匹敵的水平,但絕對找不出一篇能與之相比擬的詩賦來。
這等豪情萬丈,滿腔忠君愛國的詩賦,饒是他們,也絕做不出來。
看著下邊臣子們表情不斷變化,乾熙帝露出冷笑,別有深意道,“你等可還有異議?”
“陛下聖明,臣等心服口服,凌雲為今科狀元,乃實至名歸…”
要說剛開始下邊的臣子們,全都還一副不屑的表情,現在卻是心服口服,不得不說,能站在這裡的臣子,個個都是人精,說是八面玲瓏也不為過,但若是稍有風吹草動,他們也會立馬調轉船頭。
金鑾殿發生的一切,讓凌雲覺得非常的不真實,雖然他覺得自己做的文章不錯,詩賦也還可以,興許可以爭上一爭這狀元之位。
始料未及的是,底下的試卷剛收上去,他們還未來得及散場,他就莫名其妙被乾熙帝點了狀元。
這種天降大喜,突然電擊在他身上,足足讓他愣了一盞茶的時間,才堪堪緩過神來。
要是說凌雲確實幸運,殿試還沒結束,就已經成為了今科狀元。
但是其他考生,特別是那些會試排名靠前的考生,此舉對於他們無疑是崩潰的。
剛作完題目,還沒來得及高興,或剛剛還在為自己所作的文章沾沾自喜,覺得自己肯定能登臨頂峰,然而還沒來得及感慨,就與狀元失之交臂。
乾熙帝當著所有考生的面,況且還是在沒有審閱其他考生的試卷,就直接當場欽點今科狀元,哪怕下邊的臣子們沒有意見,但是絕對會引起眾多考生的不滿。
換做任何一人,也都會有這種想法,憑什麼還沒看他們的文章,就果斷敲定狀元?
這種情況,大乾王朝未嘗有過,考生們都已經開始在心底揣測,是否凌雲與乾熙帝有什麼關係,或是內幕。
要不然為何乾熙帝獨獨看了他的文章,再者就因為這一看,就果斷定下今科狀元,連一絲一毫的機會,都不曾留給他們?
要不是身處金鑾殿,進宮中學習禮儀之時,太監再三告誡,他們決計不會紋絲不動,一聲不吭。
哪怕是沒有說話,此時的他們,特別是坐在前排的考生們,神情皆憤然,看向凌雲的目光,尤為不善,像是要射出火花一般。
但當凌雲的答案公佈,他們全都沒有了聲音,原因無他,他們不如也,作不出他這等文章,也作不出這等詩賦。
凌雲的狀元,到底還是實至名歸,不管是不是乾熙帝當場欽點,只要他的試卷到達乾熙帝的桌上,狀元別無他人。
當他跪下謝禮,直至出了金鑾殿,覺得整個人莫名處於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飄忽不定的感覺。
在他看來,這個所謂的狀元來得太突兀,突兀到讓他根本沒有心理準備,前一刻還在急促不安地回答問題,下一刻就被其當場點了狀元。
喜歡布衣小書生請大家收藏:()布衣小書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