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這凌雲從科舉以來,廣平村到靈山縣只要一個時辰的路程,靈山縣到安州府,卻要差不多一星期。
現在再由安州府到安南府,陸運加水運再加上等船,大約也要將近一星期。
他不由得感嘆,古代交通的不便,光是路上耗費的時間,就去了一大部分。
坐了一天半的馬車到碼頭,凌雲和王景輝在客棧住了將近兩天船才開來。
客棧與坐船的船家時有聯絡的,只要船靠岸他們便會得到訊息。
但也不是船一靠岸,他們就能登登船,因為他們乘坐的船隻,是商人運用貨物的大型船隻,要等船主將船上的貨物卸下,做好休整,之後才得以登船。
在客棧等到小廝的傳報,說可以上船,凌雲倆人這才開始登船。
凌雲一行人沒幾個,最主要的還是王景輝帶了兩個小廝照顧飲食起居,若不然忙上忙下的,怕是累的不行。
王景輝單是這行禮就是打包挎小包,若是沒個小廝,凌雲覺得能將他累個半死。
登船時凌雲發現,這船並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麼浩大,他還以為時那種好幾層的,到最後發現只有兩層,看來是他高估了古代的船隻。
這次的船隻並沒有運送貨物,反倒是乘船的人很多,大約有十五人左右。
並且他發現多數都是身穿長衫的男子,凌雲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也是同他們一樣,都是前往安南府參加鄉試的秀才。
因為是出自安州府的考生,沒多大時間,大家就熟絡起來。
一群人站在船頭,時而探討著鄉試的題型,時而品茶聊天,時而吟詩作對...倒不失為一大樂事!
鄉試時間設在八月,亦稱“秋闈”,正是入秋時節,此時秋高氣爽,望著遠處水光接天的地方,凌雲只覺惠風和暢,身心愉悅!
還好凌雲並沒有暈船,要不然像王景輝第二天的時候,就開始暈暈沉沉的,整個人顯得萎靡不振,讓凌雲大吃一驚。
心想上次他倆還去安陽湖乘船賞景,怎地這次坐船就變成這麼樣了?
透過王景輝的解釋他才明白,一兩個小時,小船慢遊他倒是能習慣,這一天一夜一直在船上,他就吃不消了。
他發現同行的那些秀才們,大都有點頭暈,除了第一天還能一起坐在船頭與他品茶對詩之外,後面的時間都蝸居在船艙裡,任凌雲怎麼叫,他們就是不出來。
無奈,他只獨自一人站在船頭望風。
人在船上坐,船在畫中游。
山清水秀,詩情畫意,此湖泊美景,後世鮮有。
也許河水澄清的原因,在太陽的普照之下,還能見到許多大小魚,在船隻附近悠哉悠哉遊蕩。
凌雲靈光一閃,便有了想法。
釣魚,對,就是釣魚!
興致勃勃找到船家,向他言明,自己想借他的漁具一用。
船家看到凌雲在船上,不僅沒有頭暈目眩、舟車勞頓之狀,反而活蹦亂跳,覺得甚是奇怪。
最重要的是,凌雲竟然還想著向他借漁具釣魚,如此閒情逸致,著實令他震驚萬分。
於是乎船家忍不住疑問道,“小兄弟,你這乘船不覺得乏累嗎?”
凌雲搖搖頭道,“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