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凌雲疑惑不解地看著他,希望其能夠解惑。
李川這才娓娓道來,說是方圓幾里的村莊這麼多年就出了凌雲一位秀才,而且還是十歲的秀才。
這般年輕,將來無疑是最有希望高中進士的存在,再者哪怕是不能高中,只要能考過院試,他們必定會有求於他。
到時候若是等到他中了舉人再來巴結,怕是為時已晚,還不如趁他還是秀才的時候,以吃席的藉口,送來些薄禮,以結善緣。
將來若是他有幸考過鄉試,他們當然也會上門求其庇佑,凌雲也會兌現他得承諾。
什麼是承諾?
收了禮,就相當於凌雲自己許下的承諾。
因為這種話不需要說出口,大家心知肚明。
況且,今日前來的人,村長那邊都有登記,到時候只要對著花名冊勾兌即可。
至於他們看重的無非就是凌雲的潛力,有朝一日能將他們的田地掛到凌雲的名下。
這種上不了檯面的暗箱操作,大乾王朝比比皆是。
因為這樣,他們就不需要上交賦稅。
當然,掛到凌雲名下的田產,他們也要會給他一成或是一點五成的稅收。
只不過這點稅收,相比於大乾王朝三層的稅收來說,孰輕孰重,他們自有度量。
這是一種長遠的投資,而且也是一種劍走偏鋒的投資方式。
若是凌雲這輩子都考不上舉人,那麼他們的所有付出,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就是李川為凌雲所做的考慮,他知道凌家現在面臨的種種困難,哪怕他有心幫,卻也無能為力。
特別是二娃的事,當他收到訊息時,已經為時已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哪怕當時的他,再拿出五兩銀子也於事無補。
畢竟凌家已經簽字畫押,再者他的錢也不夠贖人。
所以當李川知道凌雲中了秀才之後,一直在思考凌雲繼續科考的費用。
正巧這個時候村長來找他,同他說清來龍去脈,兩人一拍即合,這才有了李川帶著眾人,上門找凌雲那一幕。
李川道來前因後果,凌雲感激涕零,心想李川雖為他的蒙學老師,但對他乃至凌家,可謂是百般照顧。
他不在家時,凌家出了事,他是廣平村第一個站出來幫助凌家的人,其次就是周老伯。
周老伯他還能有所理解,按他的意思來說,無非就是做人不能忘本。
周老伯這麼多年來,得到凌家的照顧頗多,現如今凌家有事,他伸以援助之手,亦是理所當然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李川卻是不虧不欠,反而對他有恩,到頭來卻仍是絲毫不吝嗇對凌家的幫助。
凌雲知道這個訊息的時候,感慨萬分:得此一蒙師,實屬三生有幸!
這場迎接,來來回回持續了半個時辰,凌雲疲憊不堪。
再看胖子,哪裡還有最初生龍活虎的模樣,此時的他萎靡不振,昏昏欲睡。
就連一旁的張近文,也是這種狀態。
就在他以為迎接一事就要結束時,突然遠處傳來了敲鑼打鼓聲,眾人一震,紛紛朝聲音的起源望去。
由遠到近,一輛馬車緩緩進入眾人視野,直至到了李旦跟前,才有條不紊的停下。
小廝跑到李旦面前,大聲喊道,“靈山縣縣令張德寶前來祝賀靈山縣考生凌雲,恭祝其在院試之上大放異彩,摘得桂冠,斬獲案首…”
喜歡布衣小書生請大家收藏:()布衣小書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