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踏過小橋,小橋過後是院中花園,花園裡遍地是爭先盛開的鮮花,微風拂過,一陣陣花香撲鼻而來。
猶如百花爭豔,鶯歌蝶舞,當真令眾人大飽眼福。
讀書人嘛!路遇此美景,吟詩作對自然是少不了的。
更何況今日前來,都是院試上榜之人,自覺才氣過人,免不得在眾人面前顯擺一二。
院試考試以十進一,所以今日到此人數,僅僅只有五十餘人。
一府之地,經過層層篩選,只有幾十人,能在這站這兒,說是人中龍鳳也不為過!
但凡今日來此之人,雖無貫古通今之本領,但也曾博覽群書,是以吟詩作對,還是能應付自如。
況且古代文人墨客就是愛吟詩作對,讀書人自然不能例外。
更何況他們都是今年剛上榜的秀才,是何等的意氣風發、春風得意,誰不想在人前賣弄一番,以證明自己的才氣側漏。
當然,有些人純屬性情直爽,看到此景色,有些詩情畫意的情趣。
於是乎隊伍裡有些人,不知是詩意大發,還是富含詩情畫意的情趣,當即搖頭晃腦的吟起詩來。
但不得不說,沒點真材實料的人,怕是真不敢在這兒當眾作詩。
畢竟這兒可不是凌雲村裡那種山溝溝之地,隨便做出一首牛頭不對馬嘴的詩來,都會被人稱頌。
再給,你是若是做的詩稍微不對稱、不應景,指不定有人站出來對其冷嘲熱諷,到頭來惹得貽笑大方。
凌雲心想,作詩他不擅長,也就默不作聲站在一旁。
反倒是王景輝,作詩對他來說是輕而易舉,只是見他一言不發,怕也是不想在人前顯擺。
只見其中一人向前一步,沉吟片刻,脫口而出的便是一首詠花詩。
看他從容自若,風輕雲淡的模樣,看上去似乎對於作詩,還真是信手拈來。
“我來,我來。”隨後又有一人站出,洋洋灑灑便來上一首詠物詩。
只是那人話音剛落,隊伍裡當即有人跳出來質疑道,“楊兄,此詩昨晚我在客棧裡曾聽聞過,莫不是楊兄將昨夜作的詩,搬到這兒來?”
此話一出,惹得眾人當場鬨然大笑!
那人見被人當場拆穿,臉色慘白,免不得心生怨恨,惡狠狠地瞥了一眼揭穿他的人。
那歹毒的眼神稍眾即逝,若不是凌雲留心觀察,怕也沒發現。
那人雖然生氣,但當著眾人的面也不好發作,只能默不作聲,將怒氣往肚子裡吞。
有句話叫做不作就不會死,想出風頭就要承擔其帶來的後果。
將怒氣壓下去之後,那人訕訕一笑,隨後低頭不語,悻悻地退在隊伍裡,不顯眼的地方。
穿過彎彎曲曲的花園小道,來到了一大塊空地上。
大塊空地上,擺放著五十張左右的長板案桌,每個案桌下襬放一張矮凳,供學子們落座。
空地的北邊竟是一個小湖,清風吹拂,波浪起伏,屬實不錯。
其實這個天氣,就著這個空地,席地而坐也未嘗不可。
只是這種場面,講究的是規矩,他可不敢按個人喜好來。
凌雲在心裡默數十排,挑了個最靠近湖邊的位置。
王景輝原本想坐到前面去,看了看堆積如山的前方,好不熱鬧。
有些人為了搶佔前面的位置,險些大打出手。
見狀,他只好選在了凌雲前面。
搶佔前方座位的人,無非是為了在學政大人和知府大人面前混個臉熟。
選好了位置,凌雲剛想坐下來,卻被眼疾手快地王景輝給攔了下來。
並嚴肅告訴他,這個時候還不能落座,得等到上邊的人示意,他們才能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