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隻比縣試少一天,但在度日如年的環境裡,能少一天,那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畢竟縣試的經歷凌雲將近兩個月過去,但發生的一切歷歷在目,彷彿就在昨天。
科舉的考試內容不外乎幾種,那就是帖經和策問,詩賦和雜文,經義和墨義。
而府試考的是帖經、雜文以及策論,其對應的內容大致為背誦、詞章和政見時務。
第一場凌雲根本無需擔心,這一世他的記憶力可不是虛的,雖談不上過目不忘,但也能一目十行還是。
是以背誦是他最為擅長的科目,只要不出意外,這第一場帖經就已是他的囊中之物。
雜文是以古代常用到的篇、表、論等作為載體,讓考生作文,相當於後世的應用文寫作。
寫作文的前提是你能讀懂題目,才能落筆,若是曲解了題意,自然是要偏題,這就意味這這一門,你可能會不過關。
最後一項則是策論,凌雲對一項還是有些心虛,因為這一項大部分涉及到當時政治、經濟、文化、吏治等方面的問題。
策論在凌雲眼裡,就當屬於古代政治題,只要大方向的尺寸把握得好,大機率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使勁誇就對了。
在安州府等待考試的日子裡,胖子還不忘每日叮囑凌雲喝雞湯,以至於他一直喝到考前,味同嚼蠟,嘴都快淡出水來了。
他本還在懷疑是不是安州府鹽太貴,才會這麼省,不捨得給他放鹽。
後來問了小紅他才知道,原來是大夫告誡說要吃清淡些,這樣更易於吸收。
凌雲在心裡咒罵,不要嚷嚷他看到這個天殺的庸醫,否則他有一百種方法讓那人知道什麼是絕望,什麼叫猛南落淚。
王府主人也就是胖子的姨父,他的書房裡珍藏著各種各類的書籍。
凌雲蹭的胖子的光,這些天看了好多關於我們這安州府知府寫的文集。
雖然在徑山書院他師父也曾收集過一些,但畢竟是花錢買來的東西,不可能讓你全部買得下來,而胖子姨父的書房裡恰好堆積如山,真是幸之又幸。
俗話說劍走偏鋒還不如投其所好,閱讀得越多安州知府得文集,對於上榜有多了一份保證。
讀書讓時間過得飛快,凌雲還有些意猶未盡,但府試已到,他不得不停止繼續讀書的心思。
府試顯得隆重些,除了帶人,其他都不需要準備,紙墨筆硯、食物啥的通通不需要,據說考場裡會分發,一切都為為考生準備妥當。
凌雲突然有點兒明白,府試報名費的費用為何這般昂貴了,原來貴是有貴的道理。
但如果可以,他還是希望能交少一點兒報名費,讓考生自己攜帶東西進場,這樣的話會很大程度上減輕,像他這種寒門子弟的壓力。
但朝廷之事,還輪不到他這小人兒操心,他也沒這個資格。
因為不用攜帶東西進場,再加上如今四月的天氣,身上穿的衣服並沒有縣試時那般多。以至於考生進場的速度異常快。
卯時三刻,天還是矇矇亮的時候,考場就開門了,這個時候考生就已經可以入場了。
凌雲一行互相擔保的人,一同入的場,不過在搜查衣物時,就被分開做到不同的位置上。
考場搜檢,每一次都像後世的一場兵檢,全身脫個精光,以至於周圍都是光溜溜的一片。
喜歡布衣小書生請大家收藏:()布衣小書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