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山書院由幾座山連線而成,佔地破為廣闊,凌雲閒來無事便叫上胖子在書院裡遊蕩。
書院裡隨處可見的竹子,一節復一節,頗有節節高升之意。
特別是竹子下設立的茶座,供學子們飲茶作樂,吟詩作對。
時不時撞見高談闊論的學子,群坐在亭子中吟誦經典,互相切磋。
這不稀稀落落的人群坐臥亭中,或是作詩,或是吟誦,學習氣氛可謂是相當的濃厚。
上次雖說跟他爹遊走過一遍,但畢竟只是匆匆而過,並沒有仔細察看。
如今再走一遍,恍然發現高年級的學子,擁有獨立的一棟棟房子,並且圍繞在一起,形成樓閣一般。
凌雲心裡不禁起了疑問,這難道是早先的學院由來?
樓閣之上懸掛著牌匾,分別為童子院,秀才院。
當然此童子非彼童子,此童子是過了童子試,而未登科的童子,而凌雲他們是真正年齡上的童子。
秀才之上自然是舉人,但這兒並沒有,他想當然並不是每個書院,都有著能力開設舉人院的實力。
畢竟舉人之上就是進士,靈山縣在大乾皇朝排不上名次,自然而然徑山書院也就沒有相對應的雄厚實力。
他估計考上了舉人的人,大機率會到府城,亦或是找個大儒拜師,方能再進一步。
當然也有書院可以教授舉人,凌雲印象中,像嶽麓書院這種級別應該能行。
當然他不知道這個朝代,有沒有嶽麓書院,畢竟他還未了解過。
而且高中舉人,就是朝廷的預備官員了,遇到有空缺是可以補錄的,前提是有錢,有錢能使鬼推磨。
,
況且大多是人中了秀才,就已經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紀。
再者說有些考中舉人已是萬幸,溫柔鄉里躺上幾年,早就磨滅掉了銳氣。
若是沒有了進取之心,誰還會規規矩矩在書院唸書?更不要說秀才之上的舉人了。
凌雲一一看過去,讓他發現一件有趣得事兒,就單單拿童子院來說。
裡面的人雜亂無章,有垂髻小兒,也有滿是白髮的老翁,這鮮明的對比真是讓人扼腕。
那白髮老翁怕是跟李川的年紀相仿,卻還在這兒苦苦掙扎。
凌雲搖了搖頭,不由得感嘆,這科舉的誘惑力,如同鴉片。
第一口吸上去能讓人提神醒腦,上癮之後卻是怎麼都戒不掉。
家境殷實還好,若是像他們這樣的平常人家,只怕是落得個家破人亡。
真是可悲又可嘆!
路過童子院後的凌雲,心情頗為沉重,悄無聲息地走到了名為藏書閣的門口竟是不知。
抬頭一看,這才發現,正是他苦苦追尋的古代圖書館嗎?
面對近在咫尺的藏書閣,凌雲不由得激動萬分,方才陰翳的心情此刻煙消雲散。
心情澎湃的他走了進去,便見入門的地方,坐著一位精神矍鑠的老頭兒。
坐在凳子上一動不動,瞧見凌雲走了進來,斜視打量了一眼凌雲:“將書院令牌拿出來。”
書院令牌?
那是什麼東西?
莫不是前些天夫子,發給他們的那塊腰牌,於是他從口袋裡翻了翻,兩人將其拿出來試著遞給老頭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