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間,爺爺凌大山突然開口,看向凌雲,眼裡充滿了期待。
“公公,四郎才五歲,現在教他手藝會不會太著急了些?”
凌雲還未開口,楊氏摸著他的頭,小心翼翼的著急道。
“是啊,爹,四郎這才剛五歲,如今都還未取名呢,現在教他手藝會不會為時過早啊。更何況四郎身體本就孱弱怕是吃不住這份苦,不若先緩緩?”
凌大山見自家媳婦說話,趕忙出來附和道。
“是啊,老頭子,孫兒這一年身體才漸長些。可不能因為學手藝又回到過去一般壞了身體,要不再過兩年,身體壯些再學也不成問題。”
梁氏看著乖巧的孫子,也忍不住心疼的附和。
“若是大仁學了,四郎自會有他爹教,用不著我這老頭子操心,晚些學也不成問題。現如今大仁不學,我也上了年紀,若是四郎再不學,等哪天我歸天之後,斷了這養家餬口的手藝,他又當如何立足?”
凌大山沉凝半響,雖然有些擔憂自己孫子身體吃不消,但還是把自己的憂慮說了出來。
雖說這木工手藝活算不上體面的工作,但這好歹也是他,在苦難中唯一的仰仗。
若不是有個手藝,他一個人如何能在村裡置田建房?
逃荒到這,雖說官府劃了一畝三分田,前幾年免稅,但憑他早出晚歸,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勞作也攢不了多少家底。
得虧他有遠見,用著三年的家底去隔壁王村學了點手藝。
否則三年一到,田裡產的稻物也只是剛夠繳稅,哪裡還有餘糧度日。
這些年憑藉著這木工手藝,幫人家做些床,櫃子,倒也能撰寫銀兩。
賺來的銀兩用來租牛開荒,不僅置了些田地,還搭了院落。
不然他孤身一身如何能在這世道中生存,如何能娶妻生子?更何況縱有萬貫家產在手,不如有一薄技在身。
話說這些天凌雲也一直在想要怎麼才能賺到錢,改變一下家庭的窘境。
家裡的吃穿用度單獨對凌雲來說還算可以,反過來一看其他人實在是太折磨人。
按照一個當代大學生的靈魂來說,他應該有無數個改變命運的方法才是,仔細一琢磨,他好像什麼也做不了。
按照凌家人的想法,這輩子肯定就是希望他平平安安的長大,學門手藝,養家餬口。
待到十六歲的時候,託村口的周老太作媒,找一個手腳勤快、能幹活的姑娘當媳婦。
然後生兒育女,兒女的名字可能是凌大、凌二、或者花草樹木之類。
反正他都五歲了還是四郎、四郎的叫,也沒個像樣的名字。
他也沒有多大的抱負,太平年間平平安安的長大。
稍微大點憑藉自己二十一世紀的知識賺點小錢,買些地,安心做個小地主最好。
其實往小的講就是稍微掙點錢日子過得去,做個富家翁就行了。
往大的說,就是成為富甲一方的商人,養尊處閒也未嘗不可。
畢竟電視劇裡演的場景實在令人嚮往的,也可一試。
喜歡布衣小書生請大家收藏:()布衣小書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