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裡,我想會有人問,那一個人有萬夫不當之勇,算是勇武之人嗎?這句話問得好,武是手段,但武並不是僅僅只是手段,老祖宗留下一個武字,可不是表面這麼簡單。
武字拆開,是為‘止戈’,意思就是停止戰鬥,一個人天生神力,如果他的本義是為用武來止戈,那就是勇武。如果是為了滿足一己之私慾,那便不是勇武,而是勇夫……
看到這裡,好多武俠讀者,先是眉宇深皺,接著便是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覺得他說的有幾分道理。不過人們並沒有因為這一句話就被說服,都是有獨立思想的人,哪裡能被這麼容易說服。
人們帶著心中的疑問往下看,一邊看,一邊思考。
接下來,我們說說俠,俠是什麼?很多人肯定會說是俠士,俠客,武者,武林高手,江湖中人等等。但在我認為,俠不是人,而是一種思想,或者說是世界觀,價值觀等等。
那什麼樣的思想或者價值觀是俠呢?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俠;為國為民,除暴安良是俠;公平執法,仗義執言是俠;以救濟天下為己任也是俠。
俠是一種飽含著夢幻與榮光的意志,無論於理是合是悖,無論於法是反是違,俠永遠固執著心中不變的追求。而這追求,是在呼天不靈時的替天行道,是在叫地不應時的代地執法,有所不為,有所必為。
說俠是一種思想,倒不如說俠是一種正能量。心中有俠,哪怕手無縛雞之力,但為自己的意志與理想去做,那便是俠士!心中無俠,縱能飛簷走壁,那也只是賊而已……
看到這裡,有人已經忍不住拍案叫絕,深深被‘俠’而打動。
“說的好,俠是一種精神;精彩,當真精彩!”
“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才是俠應該做的吧!”
“空有一身武功,但是心中無俠,那隻能算是莽夫,不能算是俠客!”
“俠是一種正能量,這句話深深打動了我!”
看到這裡,百分之七十的人,都已經被這篇文章折服,完全認同這篇文章對武,對俠的看法。至於剩下的百分之三十,雖然依舊不肯定,但也不再完全否定,而是漸漸認同。
所以武是手段,俠才是目的。
分析玩武與俠,現在我們將武俠二字結合在一起,我想好多人並不會因此而恍然大悟,而是會更加迷惑。
武手段)+俠正能量)=?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並不像1+1=2那麼簡單。
在我看來,武+俠=武俠夢?≠夢。
武俠是我們夢想中的社會,它的背景可以是古代,也可以是現在,亦可以是未來?我們所有人都希望置身其中,成為一個武功高強,又風流倜儻,又無憂無慮的俠客。
但是這種事情,我們是等不到,摸不著的,所以他只能是我們的夢想?但為什麼說他不是夢,因為武俠除了是我們幻想中的社會以外,它還是我們現在身處的社會。
看到這裡,好多人被這篇文章的犀利之詞,獨具一格的思想而震驚;有人解開了心中舊的疑惑,但卻又誕生了新的疑惑;甚至有的人看到這裡是一臉的懵逼,雖然不明白說的是什麼,但心中都有一句話在迴響‘說的有道理啊!’